2018-06-19 15:03:00 王忠全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区杨凌片区挂牌成立一年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去年,他们在陕西省各自贸片区营商环境监测评价排名中位列第一,今年他们开展农业全产业链的生产经营模式已被商务部作为自贸试验区创新亮点对外发布。
作为全国唯一以农业为主要特色的自由贸易区,杨凌自贸片区肩负着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从一开始,他们就牢记使命,为旱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严重缺水,是制约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杨凌片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他们通过入区企业,大胆引进以色列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技术,在杨凌太子藏村泉江农场建设“以色列水肥一体化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基地” 300亩,过去300亩地进行人工灌溉需要6个人作业,现在只需要1名工作人员操作系统即可,大大降低了用工量。为解决西部干旱地区农作物丰产丰收、降低劳动强度开辟了新的途径。
截至5月底,杨凌片区已确定入区项目13个,涉及农机装配、粮食加工、仓储物流等领域,总投资约20亿元。杨凌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一期种质资源隔离温室改造工程已启动,二期种质资源研究中心正在加快申报。
农业是国家对外开放最为敏感领域,作为农业开发最前沿,杨凌片区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据介绍,杨凌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分别设立了3个投资贸易服务中心,推动建设了中哈、中美等6个海外示范园区和中美、中以两个杨凌科技试验园区,有力推动了农业领域对外合作的开展。
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杨凌片区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他们制定出台了《杨凌示范区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在综合服务大厅设立“证照分离”一口受理综合服务窗口。目前,所有来杨凌办事的企业均可享受自贸区标准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内设置5+2周末无休帮办服务区,为企业提供全程免费代办服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已经进入采购招标阶段,示范区政务服务事项实行网上运行,一网通办。启动建设自贸区24小时自助服务厅,进一步为入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据康坦生物科技集团公司总裁李伟介绍,他们公司“从登记注册办完所有手续,到拿到办公场所钥匙,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倾心于杨凌良好的营商环境,该公司决定将投资建设项目由1个增加到3个。
杨凌片区在全省率先完成首批213项省级下放和委托事权的承接工作,今年 1至5月,共办理各类承接事项9305件,同比增长117%。杨陵法院设立了自贸区法庭和金融法庭,建立了公正、高效、便捷的自贸片区纠纷解决机制,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人民银行杨凌支行从强化货币政策引导功能等七个方面出台42条金融创新举措,全力支持杨凌自贸片区建设。杨凌片区一季度共报送创新案例5个,其中4个案例经第三方机构评估,被省自贸办评为第二批陕西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重点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发展持续后劲增强。2018年,杨凌片区重点建设项目共计35个,总投资191亿元,总投资约150亿元的绿地世界城、国际企业社区、南德意志检测认证基地、中关村文创产业园等多个重点项目即将落户杨凌片区。已完成了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港等九大功能板块建设选址及概念性规划设计工作。
杨凌片区以“一带一路”海外农业国际合作园区为载体,努力培育海外农业园区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国际农业投资、科技、贸易和人文交流。内布拉斯加农业科技合作中心、日本农业文化交流中心、中俄农业研究中心及中加畜牧研究中心等10个国际合作平台先后入驻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港,为自贸片区对外合作交往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他们正在积极推动设立跨境农机融资租赁公司,优化农业投资走出去服务流程,搭建境外涉农投资和技术引进平台等工作。经过深入对接洽谈,与乌卡国际农业有限公司、库尔斯克农业科技公司等启动了在乌克兰、俄罗斯等国联合建设境外农业园区的有关工作。
杨凌片区围绕海外园区建设工作,培育 “海外粮仓”建设、国家质量安全示范区海外版、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境外延伸、跨境农机融资租赁等制度创新已取得了显著成果。
杨凌片区将继续破障碍去烦苛,增便利善创新,优配套筑坦途,进一步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为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