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以前怕来,现在怕走”

——记陕西省富县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驻串坡村第一书记钟虹

2018-06-29 10:00:26    张小雄 杨淑瑞

本报记者 张小雄 通讯员 杨淑瑞 

钟虹是陕西省富县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的一名女干部,2016年7月份,作为第一书记派驻该中心串坡村。钟虹当时心里是“抵触”的,在她看来,农村的工作难搞,村民难打交道。 

可一年多时间,这个女干部不仅是村干部的好帮手,还是村民口中的“女管家”。钟虹说,以前怕来,现在怕走,每天脚走在这块土地上,心里踏实。 

 巧解“是非事” 

钟虹刚到村上那会,是串坡村和富村刚合并不久时候,村里由之前的116户408人发展到199户684人。 

“村大了不怕,可这两个村是出了名的不和,也不来往,串坡村还是别人口中的‘是非村’,两个村经常开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吵架。”村支书王怀义说,可钟虹一来,问题就解决了。 

钟虹有她的办法。“我是女的,就从女人堆里找办法。” 

两村里都有爱跳广场舞的妇女,可从来不在一块跳。2016年8月份,县里组织广场舞比赛,钟虹立马给村上报了名。一场比赛下来,奖拿了,人也和气了。王怀义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好帮手”。 

规划图上的路通了 

“村里的几条土路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老人小孩就不敢出门。”在钟虹的民情日记里,夹着一张手绘的串坡村规划图,有几处标注的地方就是村里的巷道。 

钟虹多次协调中心和包扶单位,一个多月跑下来,事情终于有了眉目。路要修了,可村民马菊英不乐意了。她家的厕所建在门口,修路的话就得拆掉她家的厕所。 

劝说不下时,村民建议强拆。可钟虹明白,如果不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往往会导致“一件小事十年仇”。 

上门,劝说,再上门,再劝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还能让娃跑来跑去的,我也想通了,路是造福大家的,不能因为我一个人修不成路。”去年夏天还没过去,2800米的路就修好了,钟红也成了大家口中的女管家。 

“竖大拇指”的老王 

65岁的王随成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只有5亩老果园,老伴常年看病吃药,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钟虹在村里走访时就将老王家的情况记进民情日记里了。去年6月份,钟虹联系政府给老王家送去100只鸡苗,中心只要来培训养鸡技术,钟虹就立马通知老王去学。 

“老王,去年收入咋样?” 

“纯收入8000元左右,得亏小钟和政府帮咱联系的那家农家乐,一早就被预定完了。”老王憨厚地笑着说。去年10月份,钟虹打听到临县洛川县的一家农家乐需要长期鸡肉供给,农家乐也乐意和老王达成长期合作。 

从老王家出来,钟虹火急火燎地又去了村民王发红家,说得去看看他家院墙修好没……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