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09:51:20 耿苏强
大山深处养黑猪 拓宽脱贫致富路
——走进杨凌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四川北川县黑猪养殖加工示范基地
本网记者 耿苏强
“给猪打上记号,便于认养者通过视频,或亲自到现场察看猪的成长情况。”养殖户苟义伦说,“这批喝山泉水、吃玉米长大的“猪宝贝”味道特别香,又很健康,今年纯收入预计有10万元。”
7月3日,趟过都坝河,绕过云遮雾绕的群山,记者到位于四川北川县坝底乡四坪村二组村民苟义伦的家。在他的养猪场里,白猪、黑猪分圈而养,共有200多头,这些猪耳朵上都打有记号。苟义伦告诉记者,今年5月,四坪村村成立了生态养殖合作社,10多户人家今年共养了400多头猪,都是‘认养猪’,不愁销路,售价也高。
贫困户邂逅黑猪养殖结下“致富果”
唐六庆是四川绵阳北川坝底乡通坪村的贫困户,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因为身患残疾、腿脚不便,不能下地种庄稼了。今年4月,他和杨凌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四川北川黑猪养殖加工示范基地签订了一份合约,开始代养高山黑土猪。
据了解,这种“代养模式”不仅仅存在于坝底乡通坪村,还辐射到小坝乡永兴村、庄坪村等诸多贫困村。
“我是残疾人,只有一个脚,种不了庄稼。他们给我猪苗,出栏以后按合同定价进行回收。一共养了85头,我和老婆一起养。平时都会有技术指导,对我们帮助很大”,唐六庆说。
“这种以‘代养模式’不仅让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精准扶贫,还避免农户的养殖风险”。基地负责人王华祁说,基地规定的猪仔提供给农户,由农业合作社小额贷款来垫付猪仔成本。若是贫困户则公司先垫资猪仔成本,然后与农户签订代养合同和固定回收价格,农户按照公司要求养殖出栏以后,按合同定价进行回收。目前定价是3000元/头,猪仔成本在1200元左右。
目前,基地在北川坝底乡通坪村、小岭村,小坝乡永兴村、庄坪村等6个村实施了生猪供养。2017年共计投放仔猪8132头,带动农户3842户,带动农户增收1368.56万元。其中精准扶贫户184户,贫困户增收162.49万元。
开启“互联网+精品农业”新模式
杨进良是陈家坝乡因灾返贫的贫困户之一。2015年黑猪出栏后,基地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猪肉,帮他在网上卖出40多头,纯利润15万余元。“现在生意不像以前,有了网络这个平台,根本不用打广告,信息网上一挂,电话一会儿就打过来了,不管是腌腊制品还是鲜猪鲜肉,都是统购统销,销路很通畅。”杨进良说。
杨进良从“贫困户”到“养殖大户”的转变,是陈家坝乡整合资源,大兴精品农业,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典范,也是北川一个缩影。
王华祁说,如果在养殖阶段实行“公司+农户”的代养模式,实现了点对点的精准扶贫,那么通过线上互联网平台的销售和线下固定合作企业,则确保了北川腊肉能销售到全国各地。
据了解,该基地现已开设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多家互联网主流电商平台,现有线上店铺:天猫旗舰店,京东pop旗舰店,京东超市自营系统,京东特产·北川羌族馆等,通过互联网将公司生产的鲜肉和腊肉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互联网累积销售1000余万元,2017年累积销售突破2000万元。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