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0 09:29:39
丁士纯在果园长大,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果木种植技术员,因此他从小对果木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喜爱。15岁初中毕业,就成了一名侍弄果木的小技术员。
父亲的真传,让他积累了一整套果树种植技术和经验。20出头儿,就毛遂自荐到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梅里斯乡成为一名专业果农。一晃30多年过去了,丁士纯不仅成了果木专家,还把果木园艺做成了大文章。
时间回到1992年,丁士纯应招来到梅里斯乡落户齐齐哈尔小八旗村后,就搞起了20亩地的苹果试验园,到了第三个年头,果树挂果,收成很好的丁士纯初尝丰收的喜悦。但果子找不到销路,丁士纯只能摆摊蹲市场,一秤一秤零卖。最后算账,去了成本一亩地只赚100多元钱。
残酷的现实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共同种植果树的农民干脆把果树砍掉,丁士纯也陷入尴尬和困惑的境地。但在果园长大的丁士纯没有退缩,“这些年刻苦学到的技术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果园暂时不景气、没收入,那就跑客运维持全家的生计。丁士纯回老家借了五万元钱买客车,包下了齐齐哈尔到瑞廷客运路段。就这样冬夏早晚不见太阳跑客运五年。五年中,他也没有放弃果园的事业,始终琢磨如何让果园效益最大化,在这期间,为了减掉埋枝越冬的成本,丁士纯把苹果园改成李子园,另外还培育50亩苗木基地,同时在果林套种矮科蔬菜,在园林饲养家禽,利用家禽除草,家禽粪便肥田。
科学绿色的种养模式保证了产品质量,果园出产的水果和蔬菜深受消费者和客商欢迎。每逢水果上市的季节,丁士纯就到市区水果店和批发市场送货。一次,丁士纯在市哈达水果批发市场遇到了丹东客商王越。他对丁士纯讲:“你的水果品质很好,但水果上市是有时间段的,什么时段卖什么水果。如果你的水果品种足够多,那么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丁士纯抓住商机,迅速行动,扩大果园面积,几年中果树品种由原来的几个增加到十几个,果园面积也迅速扩大到100亩。年出产水果30万公斤,十几个品种交替上市,通过客商销往满洲里、大连、沈阳、丹东、青岛等地,收入60余万元。水果销售形势好,也带动了果树苗木繁育的发展,再加上饲养家禽和套种蔬菜的收入,果园年收入达100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丁士纯在梅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现已成为金碧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并把全区果农发展到400户,果园面积达6000亩,带动50多户贫困户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