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3 09:07:11
夏日午后,艳阳炙烤着大地,在安徽省肥东县八斗镇的一片桃林里气温高达38摄氏度,30余名汗流浃背的“小红帽”在桃林里忙着采摘、装箱,一旁还有人在用手机对采摘现场进行直播。他们是由肥东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组织的电商营销团队。正值果园丰收季,该县通过引入“电商+生鲜”农产品模式,为果农定制电商营销方案,帮助解决销售难题。
“他们来帮我们在网上卖桃子,真的很感谢他们!”桃园的主人李祥光今年50岁,5年前从老家萧县来到肥东,一直从事桃子种植,400余亩规模的桃园年产量丰收年份可达30余吨。可是今年,由于桃子成熟时节遇上了下雨的天气,产量“缩水”了不少,眼下的果园中等着采摘的毛桃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上市时间。
正当李祥光苦恼时,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八斗镇电商办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与他合作,提供采摘,产品包装、销售平台、物流配送等一体化电商服务,帮他解决蜜桃的销售难题。
“我们前期虽然做过农产品电商的帮扶,但是水果这种直采的生鲜类电商销售是第一次尝试,我们也是和农户、物流等多方合作摸着石头过河。”肥东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王超说道。
经过十几天的提前策划,王超的团队为这次营销确定了方向,“一定要保证产品是‘直采’‘树熟’,以最快速度运送到消费者手上。直采不仅能够更好把控产品品质,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还能增加消费的黏性。”随后,他们与快递企业顺丰速运达成合作协议,通过淘宝、顺丰大当家、邮乐农品等多个网销平台上架销售。这个迅速组建的电商合作团队各司其职,有的人负责用户及渠道分析,有的人为产品选型定型、设计包装,还有的则去进行物流对接,为产品定价。
到了桃子完全成熟的时期,每天天刚亮,被果园聘请的附近贫困户村民先对桃子进行采摘、挑选,被挑选过一轮的新鲜桃子再经由电商团队工作人员按照成色、品质、重量进一步地优选,然后进行保鲜包装,统一装进带有地域性标志的保鲜包装盒,接着再由专业的快递装配工人进行封装、核重、打包。最后,一盒盒散发着香甜气息的蜜桃静静地躺在精美的包装盒中,被一一整齐地码上快递运输的大货车,派送到天南海北的食客手中。
“网销的蜜桃定价加上邮递费用平均下来,其实并不比市场上同类型桃子便宜,甚至要高出一倍左右,但这并不影响消费者高涨的购买热情。”王超介绍,自然成熟新鲜多汁的水蜜桃,最佳的口感最短只需十几个小时就能从枝头到消费者的舌尖,这使得追求新鲜品质的买家回购率非常高,而且会不断推荐一些新客户过来购买。
据了解,通过此次电商营销,果园线上销售的蜜桃每日交易量达8000余件,累计3.2万余公斤,实现网上交易额23.9万余元。有了这样的成绩,李祥光笑得合不拢嘴,“今年刚开始尝试这种销售方式,现在有了他们的帮助,让我们农户少走了弯路。我对下一年的销售也有了信心。”
2017年,肥东县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全县提供电商培训、电商特色小镇建设、供应链体系建设、农产品上行、物流体系建设五大板块的创业孵化服务,农产品产销也由此进入了“电商时代”。如今,在原来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经济相对落后的八斗镇也刮起了一股电商“新风”。“今后我们还打算将镇上的瓜蒌子、豆腐、挂面等特色农产品也放到电商平台上,改变传统被动的产销方式,将产品营销效能放到最大。”肥东县八斗镇电商办主任刘子宜说。(记者 曲欣悦 通讯员 纪瑞 顾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