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用新思想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

2018-07-24 16:11:55    黄 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新时期对我们党员干部攻坚克难、服务群众能力的必考之题。作为财政人,既感到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又看到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如何实现海门市乡村振兴、村强民富,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是关键一招。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由于现有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明显,要想在乡村振兴上拥有持久动力,就必须实施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工程,通过实地调研,摸准返乡青年的创业需求、政策期盼,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给予乡村在资金、项目、信贷、平台、服务等多个要素支持,加大对年轻技术农民的重点培训补助,做强硬基础,优化软服务,坚持职责有限,服务无限,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发展乡村绿色经济提供原动力。

经济要发展,谋划最重要。乡镇还应结合自身区域特色,对所辖各村的产业进行统筹谋划。以往单纯靠惠农补贴政策推动发展的项目效果注定只能是明日黄花,要想有高质量的突破,就应当积极探索通过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发挥财政的杠杆效益,撬动社会资本、集体资本共同投入乡村振兴的大热炉中来。加大对特困农户闲置农房、集体厂房、土地等资源的收储力度,加强谋划包装和项目招引,通过租赁、资源投资入股等方式盘活乡镇现有闲置资产,坚持“一镇一特、一村一业”,努力探索“农业+旅游+产业”的新型发展模式,在保障原有土地粮食生产功能基础上,努力打造集农业观光、农产品加工、农耕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与旅游综合体,通过乡村电子商务、民宿旅游等多个产业发展加强与文化教育、旅游服务的产业结合度,发展农村工商化新模式,增强乡村自身“造血”能力,实现农旅结合,打造“各个新村落、处处风景区”的美丽乡村。

城乡要融合,保障要到位。根据现有农村老龄化情况可以将乡村发展方向瞄准康养发展领域,努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与省市多个先进医疗机构合作共建,实现对现有乡镇卫生院的升级改造,加大先进医疗基础设施投入,引进省市级专家轮班坐诊,为乡镇农民提供贴心服务,实现共同服务村民的小病诊疗和康复养老,使村民能够就地享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同时,村镇交通、基础教育设施、公共免费WIFI等更多的公共资源下沉,编织起城乡均等、高效便捷的服务网络,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让乡村真正成为城乡居民创业创新、乐享生活的美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看“颜值”,更要拼“气质”;不仅要生态宜居、生产高效,更要生活美好、人文和谐。因此,我们不仅要挥毫运笔、布局谋篇,更要多管齐下、步步为营,不仅要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农村新型产业培育,更要在提质扩面上下功夫,努力整合资源通力协作,形成内外发展合力,让乡镇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