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4 17:05:12
这天,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回族乡上法台村村民魏喜业起了个大早,他忙着打扫自家新房的院子,说起新盖的房子,魏喜业打开了话匣子,“多亏了党的政策好啊,不然我怎么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这也感谢周书记啊,这几年,他带着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村里也发生了大变样。”魏喜业口中的周书记,就是平安区财政局选派至该村的第一书记周文忠。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始以来,他就和村民同吃同住,心贴心、面对面,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和汗水,深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党性,也扛起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易地搬迁让村民住上新房子
石灰窑乡上法台村有农户290户969人,由于地处脑山地区、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诸多原因,种植结构单一,基本靠天吃饭,是石灰窑乡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5年10月,周文忠和工作队刚来到村里,看着村里破败的茅草房、泥泞不堪的村庄道路和群众那黯淡无光的眼神,他深感脱贫攻坚的担子很重,但他没有退缩,周文忠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上任第一天,他就和村两委班子走村入户,详细了解该村的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就开始制定适合全村发展的扶贫计划,全村评出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272人。多次的走访和了解,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搬出去。对此,周文忠就及时和乡政府、区政府领导汇报和沟通,平安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对上法台村实施了易地搬迁项目,共搬迁贫困户54户、非贫困户29户。贫困户包永库满心欢喜地说:“我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还能住上新房子,不仅水电齐全,还住着舒服,感谢党的好政策。”
药材种植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新的环境孕育着新希望,在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同时,上法台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寻找到适合高原冷凉气候的经济作物——大黄和当归,打造了千亩药材基地。药材种植项目的实施,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成为贫困户精准脱贫的好路子。
范成宝是村里的贫困户,由于没有专业技能,外出打工受限,全家仅靠种植4亩洋芋和油菜维持生活。周文忠详细了解他家情况后,帮他办理了“530”贷款和互助资金筹集10余万元,和其他村民一起流转土地5.3公顷种植当归,目前,当归长势良好,预计年底,每亩收入可达4000元,这为他直接获利达15万元以上。范成宝高兴地说:“现在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说实话,我对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