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4 17:34:47
去年以来,凌源市以“乡村战略”为抓手,稳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道路建设、“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建设等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美丽乡村日新月异。
一把“奖补钥匙”打开发展之锁。着力改善农民出行条件,共铺设水泥道路203.5公里,其中省以上财政奖补道路硬化162.2公里,本级配套41.3公里,纵横遍布于全市26个乡镇、75个村,总投资5105.4万元。其中各级财政奖补4459.8万元,向村民筹资筹劳折资585.5万元,其他筹资60.2万元,平均每个乡镇道路硬化6.2公里。这些路,同时装点了美丽新村——全市以完善“五化”为宗旨,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达1021万元,其中争取省财政奖补720万元,本级配套180万元,向农民筹资和筹劳折资119万元。受益村民达3万人,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环境,美化了农村的面貌。夜幕降临,广场上、路灯下,村民进行各类休闲娱乐活动,大秧歌、广场舞,一年四季不停歇,村民原本枯燥的生活被插上了美丽的音符。
一种“别样风景”画进小康之梦。扎实推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工作。小刘杖子村成立得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营12种小菜的腌制、切割、酱制、包装等,纯利润200万元,安置建档立卡户36人,带动全乡236口人脱贫,预计村集体年利100万元。北炉村流转土地30亩开发连体蔬菜育苗中心,村与晟昱菜业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入股,年育苗1000万株,预计投产当年可实现收入330万元,利润80万元,可增加集体收入40万元。老杖子村依据本村特点,打造苹果小镇,计划栽植各类苹果16万株,建农家山庄一处,养鸡300只,牛16头,羊19只,五色小米种植基地110亩,年增加集体收益10万元,带动贫困户88户。
一项“长效机制”保障公益之线。加大投入,确保公共设施稳定运行。2017年,凌源市投入公共维护运行资金1399万元,其中省专项903万元,市本级配套496万元,全市248个村共建维护项目621个,其中村内环境卫生维护项目249个,路灯维修及绿化设施维护项目38个,村内基础设施维护项目243个,村内综合服务设施维护项目83个,村内其他设施维护项目8个,有效地解决了农民急需并长期困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难的问题。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