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杨凌,一个1690亿的故事!

2018-07-30 17:50:00   

在最新一次区域品牌排名中,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出2017年区域品牌价值榜单,杨凌农高会紧随贵州酱香型白酒,以871.19亿元的品牌价值,排在第二位。而在这个榜单中,杨凌农科也以818.58亿元的区域品牌价值,排在榜单前列。

这很出乎意料——作为一个展会,作为一个农业科研的区域品牌,居然在全国区域品牌中排到最前列。

杨凌1

值得注意的是,杨凌受到中国最专业的品牌与质检机构的肯定,不光是其在中国农业中的战略地位,更重要的是,它集约的科技创新对整个农业乃至其他产业的引领示范作用。

品牌评价是溯渊源,要讲故事。在这方面,杨凌似乎从来不缺少。

杨凌2

杨凌是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4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杨凌对华夏农林传统的传承脉络清晰,几乎没有中断或空白。1934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创建于此,旨在培养农林专业人才。1997年,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设立。

20年后,陕西自贸区划片时杨凌被纳含在内。

一名陕西省负责自贸区工作的官员回忆:“第三批自贸区中,每个省不能超过120平方公里,数目也不能超过3片,竞争极为激烈。杨凌示范区积极向国务院相关部委和陕西省政府争取,得到了当时主管副总理的支持,于是杨凌被纳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之一。

“种地”是个科技、创新活儿!

杨凌3

杨凌自贸区片区是中国唯一一个农业自贸区,旨在依托“示范区+自贸区”,扩大国际农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但其核心还是和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其成果的集中体现,还是每年11月举办的农高会。

对于农高会,几乎每个陕西人和全国层面关注农业的人对此都不会陌生。这是科技部等7个部委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协办的国际级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2018年11月将举办第25届。

杨凌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道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与其他所有展会不同,农高会最重要的‘检验方’是农民或者涉农群体,因为一旦展会对他们起不到实际的功效,下一届就不来了。在过往几届杨凌农高会举办期间,不少农民自带着帐篷晚间住在路边,就为参加农高会,获取前沿信息。

杨凌4

▲杨凌农高会现场

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所在地一条路之隔,就是农高会的主会场。过去20多年来,这个场馆迎来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2800多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会,参展项目及产品超过16万余项,交易总额8400多亿元。

而数字飚榜只是一个直观的印象,如今,以农业科研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正在展开更为多元化的业态形式。

近期,杨凌先后与阿里巴巴、京东两大巨头牵手,共谋未来农业发展。

比上面这些数字更为重要且难以量化衡量的是,杨凌农科品牌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带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座中国“农科城”聚集了近7000名农林水系的科教人员,国家层面对杨凌的区域定性为:为整个干旱半干旱农业区提供科研、技术支持,而干旱半干旱农业区占据了中国农业区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

杨凌5

杨凌一名官员说:

杨凌农科是集结杨凌区域内农业科研机构的综合品牌,其中包括农高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力量,和其他研究机构等。“杨凌成立的以六大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科研支持力量,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和技术服务,初步形成了立足西北、面向旱区、服务全国、辐射‘一带一路’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网络。”

但是一直以来,农业受到媒体的关注追逐远不如城市元素,“杨凌农科”在媒体露面的机会也相对较少。上述杨凌官员说:

“杨凌的专家都把论文写在了北方的大地上,杨凌的果子都结在农民的腰包里。”

杨凌农科社会价值,可能无法体现在杨凌政府工作报告的GDP增幅中,但对农民、对农业的实际价值难以估量。比如杨凌的专家翟梅枝对商洛核桃、赵正阳对白水苹果、李华对中国葡萄酒、刘占德对眉县猕猴桃等产业都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据说翟梅枝常年呆在乡间,商洛某核桃种植大县的农民,不认识当地县委书记,但都认识翟梅枝。

杨凌6

▲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

而另一个例子:

此前陕西眉县有8.3万亩猕猴桃种植面积,产值在2亿元左右,杨凌的专家介入之后,通过八年努力,让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发展到29.4万亩,产值逾24亿元。

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已在全国18个省(区)建设示范推广基地312个,2017年示范推广面积7186.98万亩,示范推广效益212.22亿元,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从中受益。而2017年杨凌实现生产总值仅仅141.3亿元,远远低于杨凌农科品牌在全国的示范推广效益。

杨凌7

▲杨凌农高会现场

区域品牌的评估之所以成为新的国家战略,主要是应对单个品牌的风险对整个区域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陕西省一名品牌专家说:“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的这些质量技术活动,或质量技术手段的支持,来提升整个区域产品的质量,并形成‘拳头力量’。”

而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做出品牌价值评价的结果,是一个国际互认的成果。(来源:大秦直道)

编辑:任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