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6 15:17:28 樊丽
7月28日,县农牧局接到漠西贾赵村村民反映,自家地里玉米叶子近期出现许多病斑,而且逐渐蔓延,情况十分严重,同时地头出现了成群结队像蜈蚣似的小虫子,群众不知道这是什么?十分着急,要求技术人员帮忙看看,以解燃眉之急。农技站负责人和农牧局种植业股负责人放弃休息日,冒着酷暑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了发病田块,现场查看了玉米发病叶片和地头群集的小虫子,通过现场仔细诊断,确定此斑病为玉米大小班病,且发病较重,玉米下部叶子现已干枯,上部叶片大小不同的病斑随气流逐渐蔓延,周边田块已有叶片感染,应尽快防治。另外出现在田间地头的小虫子为山蛰虫,俗名千脚虫、百脚陆,主要食用腐殖质,对玉米危害不大,但自身能产生有毒化学物质阻拦捕食者,应避免和皮肤接触。根据玉米发病情况,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把脉向群众说明了发病缘由、传播途径,并立即开启防治“良方”。
1、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均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同时在发病初期打掉植株底部病叶,减少继续侵染。及时拔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病原菌栖息场所。
2、药剂防治:由于玉米植株高、密植等客观条件限制,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左右时,开始喷药。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托布津或90%代森锰锌加水500倍。每亩用药液50公斤~75公斤,隔7天~10天喷药1次,防治2~3次。同时加入“天达2116”、“云大120”等植物细胞膜稳态剂,1%的尿素溶液,或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3、山蛰虫发生严重时,可在其经常出没的地方撒上生石灰,也可以用“三挫磷”喷洒,若皮肤接触到时,应用肥皂和水清洗,千万不要用酒精擦洗。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