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臭鸭棚变身采摘乐园

2018-08-06 15:22:59    李明 林娜娜

“还有一个多月,棚里的西瓜就能开始采摘了。咱种的是礼品西瓜,果小、皮薄、甜度高、携带方便。这已经是今年种的第二季西瓜了,春天上市的第一季西瓜能卖到10块钱一斤,供不应求。这鸭棚真是拆对了。”7月29日,利津县北宋镇后宫村村民宫金强笑着告诉记者,去年鸭棚拆除的时候,他还整宿睡不着觉。

在中央环保督察以前,宫金强是北宋镇数一数二的养鸭大户,有6个占地4500多平方米的大棚,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但是,臭气熏天的环境却给周围的村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去年,宫金强的鸭棚成了督察的对象:由于养鸭大棚靠近村里的一条主要河流,一旦粪便等处理不好,便会污染河流,经过综合测评,必须拆除。

自己投资60万元的大棚就要被拆除,想想还有50多万元的贷款,以后的经济来源怎么办?宫金强愁容满面。北宋镇副镇长宋阳了解到宫金强的情况后,一趟趟往他家里跑,进行沟通,帮助他寻找转型的出路。

“环保督察的目的也是为了老百姓的生活,不能拆完就完事,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出路。”宋阳告诉记者。北宋镇在全力配合环保督察的同时,积极地与老百姓和企业沟通,帮助他们探索新的产业,并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快地完成转型升级。

“镇上帮助我联系了蘑菇种植大户佟福兴,他来帮助我把3个鸭棚改造成了蘑菇棚。老佟大哥手把手教我温度、湿度的控制。从菌种、菌料到种植技术、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现在2000多平方米的食用菌棚一天可以出600多斤蘑菇,算下来一年能收入50多万元呢。”宫金强高兴地告诉记者。

3个大棚改种了蘑菇,另外的3个棚该怎样转型成了宫金强的心事。他抓住新型农民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出去考察,回来后萌生了发展大棚采摘的想法。一不做二不休,他邀请泰安西瓜种植专家来检测土壤,看看适合种植哪个品种。“专家一检测,土壤偏碱性,适合种植小兰礼品西瓜。我投资4万元把另外的3个棚改造成了瓜果种植大棚,种起了大棚西瓜和甜瓜。”宫金强说。

今年五一期间,宫金强的礼品西瓜卖到了10块钱一斤,吸引了利津、滨州的游客前来采摘,不到一个月就把改造大棚投资的4万元赚回来了。6月份他又种了第二季西瓜,预计秋天能采摘。

“8月底我就开始上菌种袋,蘑菇能一直卖到明年5月份。棚里的西瓜春天和秋天一年两季采摘。这要多谢政府给我的指导,不然我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找到新产业,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下一步,我还想承包村里闲置的鱼池,种上莲藕,发展垂钓,再投资个农家乐……”想到未来的规划,宫金强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