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7 08:54:53
破解机械化种植瓶颈节本增效
机械化种植是双季稻机械化生产的瓶颈,长江中下游双季稻机械化种植比例不到20%,远远低于全国水稻机械种植45%水平。同时,出苗差、整齐度低、烂芽死苗等,是稻农在水稻机插育秧中常出现的问题。
针对稻作技术转型需求,科研团队开展双季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创新研究,研发叠盘出苗育秧技术,在成新农场建立了江西省首个现代化智能叠盘育秧中心,破解制约水稻机插秧育苗的瓶颈,提升双季稻机插水平。
科学减肥减药保障稳产高产
随着“两减”行动的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是今后水稻生产方向,但单纯减少氮肥用量将会带来减产风险。为此,科研团队在施肥、灌溉、植保等环节,集成了减肥减药不减产的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省工省力,轻简易操作,实现了双季稻水肥资源高效合理利用。
集成示范效果显著实现绿色增产增效
据成新农场场长郑厚亮介绍,根据现场初步测产,机插秧高产示范区平均亩产可达560.0公斤,机直播示范田亩产537.3公斤,比高产年的早稻平均亩产分别增产了142.8公斤/亩、120.1公斤/亩,按早籼稻最低收购价2.40元/公斤计算,实现增产增效342.7元/亩、288.2元/亩。另外,双季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模式示范可实现减施化肥18%左右,化学农药减施一次,减量30%以上,节水灌溉20%。(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