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09:54:13
本网邵阳讯(通讯员 胡富元 ) “这棵树上的梨子,足足要超过20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每公斤6元计算,一棵树上有1200余元的收入。”8月12日上午,湖南省隆回县鸭田镇坪头村曾经的贫困户罗首旺望着满树的金秋梨,笑得合不拢嘴,“其实,这个山包上的梨树,原来是村支书张辉的。他为了帮扶我早日脱贫,2014年,他就划给我管理,结的果实,也算我的。”
罗首旺介绍,他家6口人:年逾古稀、体弱多病的母亲、务农的妻子和正在高中、小学读书的三个儿女。2014年以前,没有手艺的他,在长沙、益阳等地做苦力,每年也有四五万元的收入。“虽然不算太好,但日子还过得去。”罗首旺说,“妻子在家照料老人和小孩,让我也能够安心在外打工。”
2013年底,罗首旺在益阳务工时,因为自己不小心,在一个建筑工地,从一层高的楼上摔了下来,造成右大腿骨折。“承包商李经理讲仁义,为我治好了腿伤,还打发我5万元钱。”罗首旺心存感激,又有些无奈地说,“残疾倒还不算,但回家后,我就不能再做重体力活了。”
罗首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不能再做重体力活,就没有收入。一家人就陷入到贫困户群体之中。坪头村的干部和群众看在眼里,也想在心里。经过村组村民评议,2014年春,罗首旺被列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张辉书记,见我家三个孩子还在读书,我又没有了收入来源,开支又大,就把我确定为他的帮扶对象,把自家经营了多年的10多株梨子树划给我管理,结的果实归我所有,还帮助我卖果实。”罗首旺眼里闪着泪花说,“就这样,至2015年年底,我家就脱了贫,摘除‘贫困帽’了。这真是果实敲碎了‘贫困帽’啊!”
据介绍,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和村干部,以拓宽农民致富增收渠道为抓手,调整产业结构, 把果树种植作为贫困户的产业来落实,借助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示范村,建立经果林基地和“果业技术合作协会”,镇农业站技术人员定期下乡,给种植户技术指导,使该镇坪头、鸭田、青庄、李家、柘溪、横板等10余村,形成一个以浙江炭梅、河南豫黄梨、奈李和金秋梨为主导的特色果业产区。
至目前,该镇种植浙江炭梅500余亩,奈李200余亩,猕猴桃1500余亩、金秋梨1800多亩。“至目前,全镇45%的贫困户453户1850余人,可以果实销售摘除‘贫困帽’,实现脱贫,走上致富路了”该镇农业站负责人说。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