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旬阳脱贫故事:咬定“黄金叶”脱贫路 矢志不渝“发烟财”

2018-08-17 09:25:59    冯建喜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头两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在旬阳县金寨镇有两家贫困户,一个叫黄开全、一个名叫冯纪祥。他们身上体现了竹石的坚定顽强精神,他们咬定“黄金叶”脱贫路,矢志不渝“发烟财”,由才开始种植两三亩烤烟、继而五六亩、十多亩,一直发展到流转土地种植20多亩烤烟,年创收由万元、到五六万元、七八万元左右。他们凭着勤劳双手因烟而改变贫困面貌,家境因不等不靠和坚定的脱贫信念而逐渐兴旺起来,“黄金叶”铺就了他们两家人的脱贫路。

今年立秋前夕,笔者走进旬阳县金寨镇珍珠村贫困户黄开全家,他家正在忙着对采收回来的烟叶进行分类编杆,并送往烟叶烘烤房,准备入炉烘烤。

黄开全告诉笔者,他今年种植烤烟22亩,长势良好。预计今年能卖5500多斤,平均按每斤12元算,烤烟总收入可达6万元左右。除去烤烟烧柴钱、种烟流转土地租地费用,栽烟苗请工,购买肥料、请拖拉机运费等开支,净收入4万元左右,两口子的日子称得上芝麻开花节节高。

黄开全本来是个很好的劳力,可因妻子张新珍患溶血性贫血,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等疾病,治病欠下一大笔外债。女儿出嫁、儿子还因出车祸死亡。家境变化让他家成为在册贫困户。过去靠在外打工挣点钱还债,却经常要不到工钱而失望。

金寨镇是旬阳县种植烤烟第三大镇,看到许多乡亲们“吃烟饭”、“发烟财”,一些村依托生产烤烟种植成了富裕村,黄开全决心把种植烤烟作为增收的“摇钱树”、致富的“金叶子”。才开始利用自留地种植烤烟,技术成熟后,开始流转本村和邻村乡亲们的土地,因大山深处很少有成片规模的田块,都是东一块山坡地,西一片林中地,农忙时每天去地里干活起的比鸡早,回来时天黑了。顾人家的三轮车从地头拉烟叶每天只能拉两车,每车要运费80元,这些都给他增加了生产成本。在诸多的困难面前,并没有让他知难而退。

黄开全还种植了8亩拐枣树,种了两亩玉米、两亩油菜。黄开全说,今年依靠烤烟脱贫以后,明年要加大种植面积,让“黄金叶子”为他创造更加殷实的生活。

7月29日,笔者来到旬阳县金寨镇庙子垭村贫困户冯纪祥家时,冯纪祥俩口子正在堂屋里分选金灿灿的烟叶,大烤炉里炉火正旺,正在烘烤第三炉下部烟叶,冯纪祥带记者来到烟田地头,指着另外几面山的烟地和黄姜地告诉笔者, 原来他家只种植三四亩烤烟,小打小闹划不来,每年只卖七八千元,到2016年流转本村乡亲们的土地,种植烤烟15亩,“发烟财”尝到甜头后,今年种了20亩烤烟,10亩黄姜,还有3亩玉米。今年烤烟按每斤12元均价计算,可卖五六万元,黄姜今年可卖两亩,每亩按4000斤,平均每斤1.1元估算,可收入近万元。细算丰收账时,冯纪祥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么能干的人为什么是贫困户呢?问到这个问题时,冯纪祥的脸顿时由晴转阴。原来冯纪祥家三口人,儿子先天性视力残疾。一次不小心从山路上摔下坡,手臂摔成粉碎性骨折。十多年前,爱人在旬阳县医院诊断为精神癫痫病,常年吃药,如果十多天不吃药就犯病。而且还患上了乳腺癌,在医院做手术花销十五万元之多。

家庭困境更让冯纪祥增强了产业脱贫的意识,他看不起那些靠在墙角晒太阳,依靠政府奔小康的懒汉,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发烟财,抓住“黄金叶子”脱贫致富奔小康。冯纪祥告诉笔者,今年把外债还完,明年一定要摘掉贫困帽子。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