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 16:07:08
今年60岁的李玉财住在双辽市辽南街工商村,2015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玉财因小儿麻痹被鉴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再加上患脑梗多年不能干重体力活。12年前,李玉财的儿子外出打工,随后便与家里失去了联系,儿子与儿媳早在多年前就离了婚,当时仅仅8个月的小孙子就被放在李玉财的家中由其监护,孩子的一切开销都由李玉财承担。
2015年,扶贫工作开展后,李玉财有了结对帮扶人,帮扶人是工商村村书记张权。张权多次来到李玉财家里陪他谈心,了解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劝他不要对脱贫失去信心。张权总是在第一时间把最新的政策传达给李玉财,为了帮助李玉财脱贫致富,张权下了不少功夫。
李玉财家里的蔬菜窖本来只有20平方米左右,下雨天漏水、冬天也不保温。结合李玉财之前种植大棚蔬菜的经验,张权为他制定了适合他的脱贫计划,帮助他协调了10万余元建大棚和蔬菜储藏窖。有了包保责任人的支持,李玉财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真正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李玉财因为疾病不能干重体力活,春季植苗时,妻子帮李玉财推着人力车到集市上去卖蔬菜秧苗增加收入,秧苗卖出后,再在大棚中种一些叶菜。在李玉财的蔬菜大棚里,总能看到他和妻子忙碌的身影。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要种好蔬菜关键在于管理,要管好蔬菜不容易,既要有科学知识,又要有实干精神,还需要不断总结提高。李玉财看到蔬菜长势出现了问题就自己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帮扶部门帮助联系农业部门专家解决。因为有冬季存储大白菜的经验,李玉财在秋季会存储一批大白菜,冬季再到集市上去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季卖秧苗的收入,再加上种植蔬菜和养鹅的收入,李玉财家年纯收入达到了13000元。踏上了脱贫致富路,李玉财也实现了摘掉“贫困帽子”的梦想。
“在困难面前不能等不能靠,穷无根、富无苗,只要勤恳就能出好苗。我打算多学习一些种苗的成功经验,把自己的种苗规模不断扩大,越做越好。”李玉财常常这样告诉自己。他坚信只要勤劳肯干,生活一定可以好起来,一定能够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