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农资 > 正文

南京打造测土配方施肥升级版,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2018-08-22 16:14:27   

眼下,水稻生长进入到中后期,在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艾津稻园,有一处稻田格外显眼,与周围整齐划一的稻田不同,这处稻田被划分成面积相同的4块,长出的水稻明显高矮不一,外观也有很大区别,对比十分明显,令人观之生奇。

相同的水稻品种,相同的播种时间,为什么种出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表示,原因在于肥料。他介绍,这是艾津稻园的一处试验田,4块稻田分别采取不施肥、施普通化肥、施缓释肥、施配方肥的方式,因而稻苗呈现出由矮到高的差异,并且不施肥的稻苗稀疏、发黄,施配方肥的稻苗长势最好,葱茏翠绿。“水稻的生长不是说不施肥最好,而是要精准施肥、少施肥,这样不仅产量高,而且稻米的口感更好。”李林说。

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施肥?艾津稻园的技术员、南农大硕士毕业的欧阳明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一台价值30多万元的红外光谱测定仪。这台仪器外形类似于哑铃,单手就能操作,只见欧阳明蹲下身子,用仪器一端的感应探头接触土壤,再轻轻一按,短短几十秒时间,就完成了数据采集工作。之后,欧阳明又把仪器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打开相应软件,画面中便出现了土壤的红外光谱。“不同地块、不同农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各有不同,运用红外光谱仪和配套软件,相当于给土壤把脉,缺什么就补什么,从而开出药方。”欧阳明说。

测土配方施肥是南京市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市农委耕保站相关负责人说,过去,采用传统的土壤检测方法耗时长,现在运用红外光谱测定仪,一分钟之内就能生成肥料配方,效率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化肥的减量使用,能够更好保护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以来,南京市耕保系统除了积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通过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机械化侧深施肥、缓控释一次性简化施肥等各项工作措施,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目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安全。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