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4 17:16:06
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脏乱差”,到院前水清清、屋后亮堂堂,通化县果松镇用了两年的时间。从杂草丛生的荒河滩到“东胜·暖水”旅游品牌,果松镇用了一年的时间……
历经两整年实施“山水林田河路村”全要素综合整治,该镇在高质量绘就等级公路、电商网点、百兆宽带、广播电视等“村村通”工程的基础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一个山清水秀、宜居宜游、满是东北风情的田园小镇,正在释放强大的生态活力。
突出主题,打造“布局合理、农旅互动、区域融合”的特色板块。果松镇主动打破行政村划界线,综合各村的地缘优势、植被覆盖、土壤质量、耕种习惯、风土人情,整体谋划“三沟一川”区域布局。整合五道沟村、万隆村、先锋村三个村的土地资源,打造“五道沟采摘园有机农业区”;整合六道沟村、杉松村、南岔村、复兴村等山地植被资源,打造“六道沟冰雪旅游区”;整合七道沟村、东明村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七道沟红色文化区”;立体融合果松川村、东胜村的气候、环境独特禀赋,打造集养生、养老、森林景观为一体的“果松川休闲度假区”。在此基础上,推动实施了集美丽乡村精品路线、抗联文化中心、休憩园区和枫叶观光点为一体的“四个一”工程。果松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美丽家园雏形初显。
坚持“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和社会引领,对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各类专项资金和村集体、个人和企业开发建设资金进行有效配置。投资150万元,完成3个镇区进出口的景区化改造;投资100万元,完成万隆村、东明村新农村风情化墙体改造;配套全域旅游需要,投资200万元,完成东胜整村美丽乡村满族风情化打造;投资1500万元,完成东胜暖水民宿二期工程,建设民宿精品区;投资1200万元,新建南岔河浆砌石堤防。东胜村成功申报省级美丽乡村,果松川村被命名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东明村跻身省级文明村行列。
进一步夯实全域旅游综合布局,倾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形成全域旅游消费链。2017年,东胜暖水民宿的样板效应日渐显现。该镇放眼“大保护区”一体化承载拓展,坚持还原自然,和谐为先,举全镇之力在东胜村七组,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东胜暖水民宿。以发展民宿经济为切入点,全面带动特色种植业、乡村手工业、餐饮服务业、农村文化产业等业态发展,营造简洁、朴实、休闲、实惠的“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旅游氛围,倾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形成全域旅游消费链。投入运营不到1年,得到省内外近10万人次游客的青睐,获利近120万元。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