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9 15:11:11
本网讯(记者 阮蓓)8月28日,四川省优质稻发展暨“稻香杯”品种展示观摩会在广汉市召开,与会代表们先后观摩了“稻香杯”优质稻品种示范展示现场和锦花米业大米加工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龙头种业公司、种粮大户分别围绕优质稻产业品种选育、示范推广、生产加工及品牌打造等主题交流了做法和经验。
据介绍,水稻是四川省第一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总产1500万吨,面积和总产约占全省粮食的30%和45%。作为展示全省优质稻品种选育成果的重要平台和推动优质稻生产与开发的重大举措,“稻香杯”优质米评选迄今成功举办了五届,先后向生产者和加工企业推介优质稻品种100余个,有效促进了全省优质稻品种选育、生产和优质米产业化开发。尤其是2016年 “稻香杯”获奖品种,无论是产量、品质、口感都充分体现了近10年来四川省优质稻育种、引进的最新成果,高档优质稻品种匮乏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四川省农业厅厅长杨秀彬指出,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在大力推进优质稻产业化开发上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新”:一是优质稻品种选育有了新进展。成功选育出川优6203、宜香2115、德优4727等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有效缓解了全省中高档优质稻品种缺乏的矛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第四次品种更换;二是优质稻面积有了新突破。据统计,2017年全省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稻面积达到1840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61.4%,其中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达到772.4万亩;三是产业化开发有了新亮点。各地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企业抓订单,大力推行“公司+基地(体系)+农户”产业化开发模式,部分稻米产品进入省内、省外高端市场;四是生产经营方式有了新转变。积极推进“大园区、小业主”全程托管、土地股份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探索形成“两主体、四中心”水稻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不仅让农户分享了各环节增值收益,也为优质稻生产注入了新活力。
实习编辑:于婷婷
杨秀彬进一步指出,下一步,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优品种、建基地、搞加工、强服务、创品牌、促融合,打造一批中、高档优质稻优势产业带和区域特色优质稻米品牌,促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80%以上,其中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面积1200万亩,发展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800万亩,打造全国知名“川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