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1 15:25:50
这儿有系统完备、完全可进行实际生产的饲料加工设备;你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看到一头头小猪如何在精细化科学喂养下健康成长,将植物饲料转化为高品质的动物蛋白;你也可以点击虚拟系统,自主配比饲料,然后喂给小猪,亲自当一回“饲养员”。
饲料博物馆总占地面积3280平米,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农业农村部饲料工业中心院内)。
饲料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饲料配方又是何时出现的?饲料工业经历了哪些变迁和发展?这些答案都在饲料博物馆里揭秘。
在这儿,你会发现:原来孔子竟然做过畜牧管理员;我国最早的饲料配方,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如今我国是世界上饲料产量最大的国家。
在原料厅,多达1200多瓶的各种饲料样品绝对让人大开眼界,除了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等常规原料,既有广大母亲所熟悉的叶酸,也有刺五加、当归、红景天等中药材。
在这儿,大家还可以利用虚拟系统体验一把“饲养员”的生活:使用饲料配方系统,参观者可以用不同比例的玉米、豆粕、小麦麸等原料配制成饲料,然后“亲手”饲喂给小猪,之后系统会呈现出不同饲养方案所产生的效果,比如若玉米占比太高,小猪便会长成一只圆滚滚的大猪,系统提示“过胖”。
此外,参观者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连线在河北丰宁的饲养试验场,实时传输的画面能呈现饲料车间及猪舍内的工作状态,向人们展示科学饲养模式下的现代养殖业,同时可用于远程教学。
我国的饲料产业伴随改革开放而兴起和发展,如今已成为我国农业中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中度最高、产值超万亿的基础性产业,同时带动产值3万亿的畜禽养殖业、1万亿的水产养殖业、8千万的草牧业。
饲料博物馆是永久性公益文博机构,要是您想参观咨询,可以拨打参观咨询、团体参观预约热线010-62734685(9:00-16:00)。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