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3 16:17:10
郸城县城往东五公里,329省道上的张集村,离县城近,交通便利。过去,村内道路破烂不堪,赶上下雨天,一片泥泞。生活垃圾随处乱倒,房前屋后杂草丛生,一些村民居住的危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提起两年前的张集村,该村第一书记王地伟感触很深。
张集村贫困的症结在哪里?2015年8月,郸城团县委副书记王地伟来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很快摸准了张集村的贫困根子:村里没有一项强有力的产业,无法带动整村脱贫。找到了穷根,就得想办法挖掉它。经过反复考察,王地伟最终决定在该村推广香菇种植。调子定了,说干就干,王地伟每天奔波于县城和村里四处协调沟通,最终把郸城县单秀种植专业合作社确定为村里产业扶贫基地。通过“棚户对接”——贫困户进基地大棚务工、到户增收分红、独立承包香菇大棚等三种方式,一次性带动5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取得了开门红,张集村民脱贫的念头有了,劲头足了。王地伟趁热打铁,为张集村争取村集体经济资金164万元,投入到单秀香菇种植基地入股,每户每年能分红8万元。先后共对357位村民进行了香菇种植培训,村里的香菇大棚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了出来。
村民周继增的妻子常年生病,每个月2000多元钱的医药费把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压得喘不过气。了解周继增的情况后,王地伟主动造访,鼓励他发展香菇大棚。现在周继增的香菇大棚,每年收入达7万元左右,除去生活开支和妻子看病能结余3万元左右。“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王书记对我的帮助,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周继增的言语中满是感激。
村子要发展,没有年轻人不行,想留住年轻人,就得给提供工作机会,有挣钱的门路。王地伟给村里招商引资建企业,最终,郸城县源丰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和郸城县久鸿物流公司纷纷在张集建成扶贫车间,在村里开展“企业带贫”。
工作干得出色,荣誉纷至沓来。2017年6月,王地伟荣获郸城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1月荣获郸城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2018年3月当选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平坦笔直的水泥路,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焕然一新的村容户貌,喜笑颜开的张集村民,如今的张集村欣欣向荣,一举摆脱贫穷落后的窘境,朝着小康村、美丽村大步迈进。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