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5 11:36:00 王晓艳
今年的秋分,对于8亿多中国农民朋友、对于国家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来说,都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气,它又多了一重特殊的身份——“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所有的目光都将聚焦在农民身上;这一天,“农”字将再一次得到大写……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杨凌成为六个分会场之一,喜讯接二连三,也令具有深厚“三农”情结的杨凌农科专家倍感自豪和欣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樊志民:
农民丰收节是一个祝福的节日也是一个希望的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杨凌作为六个分会场之一,这些不仅反映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杨凌成立21年来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所作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唤起全社会关心农民、关心农业的社会意识。”作为一名农史学者,樊志民先期参加了农民丰收节设置论证座谈,对于节日当天的活动内容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樊志民表示,农民丰收节应当是一个感念的节日、一个庆祝的节日,也是一个祝福的节日、希望的节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当感恩天地自然、继承优秀传统、展示现代农业成就和丰收的喜悦。因此,要在这一天为我国的农业科学家及农林牧渔各行各业有成就与贡献的农民授勋、颁奖,体现“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提升农业工作者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推广副研究员何一哲:
希望农民丰收节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节日
谈起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推广副研究员何一哲甚是激动。他说:“今年秋分起,8亿多农民朋友有了自己的专属节日,这弥补了长期以来我国最大的群体没有自己节日的空白,我由衷地为农民朋友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在何一哲看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作为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又承担着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他希望,这一天不单单是农民自己的狂欢日,更应该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节日、成为每个国人的节日,在全社会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创出更多“杨凌模式”、贡献更多“杨凌力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征兵:
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尊重和对农业的关注
得知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节气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征兵说,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很振奋、很欣慰。从2010年提出设立农民节的设想,到参与主持首届西安农民节“乡村振兴战略论坛”,8年来,王征兵为农民节的设立积极发声。
王征兵说,8亿农民很伟大,是中国最庞大的群体,丰收节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尊重和对农业的关注,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而作为我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经过21年的发展,杨凌在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六个分会场之一实属必然。
千面锣鼓庆丰收
陕西杨凌五泉镇群众积极筹备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杨凌分会场庆祝活动
本网杨凌讯(实习生 刘中权)“在得知杨凌成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六大分会场之一,而我们五泉镇成为杨凌分会场千面锣鼓庆丰收活动的承办乡镇后,我们镇群众参与积极、报名踊跃。”8月25日,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五泉镇文化站,该镇文化站站长张选儒对记者说。
张选儒告诉记者,“在两天时间内,我和五泉镇人大主席张锦峰跑遍了五泉镇所有的村子,组织了10个村的10个锣鼓队共计500余人,即使这样,还有很多的人遗憾没有选中自己。被选中的人,大多是平时就参与文艺团队和镇上的文化活动的积极分子。当得知自己被选上了千面锣鼓队后,一些群众心花怒放,当天就给自己置办好了练习用的道具。”
据了解,为办好本次锣鼓表演,五泉镇请了专业的老师指导队员们进行训练,届时,锣鼓队员将以精湛的技艺,把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