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丽水山耕:“点绿成金”书写品牌传奇

2018-09-13 09:06:00   

在保护绿水青山中求发展,丽水走出了特色发展道路。

“中国生态第一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气候养生之乡”……这些都是浙江省丽水市近年来获得的荣誉称号,支撑这些“名片”的背后,是浙江省丽水市倾尽全力打造覆盖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

作为全国范围内首个在地级市层面整合全域农业资源的大品牌,“丽水山耕”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已经销售了20亿元农产品,平均溢价33%。目前已经有236家企业成为“丽水山耕”品牌的运营企业。

扬长避短:生态精品农业

从全国范围来说,“丽水山耕”是第一个在地级市层面整合全域农业资源的大品牌,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并无先例可循。丽水,是浙江最偏远、最山区的地方,这里的农业“小、散、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政府找到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的胡晓云团队,从而找到了一条适合当地的绿色发展之路——品牌化道路。胡晓云团队了解丽水山区的现状后,充分分析短板和长处,扬长避短,决定把丽水山区农业定位于“生态精品农业”。

这个生态发展战略,源自早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曾8次到丽水,他对丽水讲了一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

在实施品牌战略这件事上,丽水非常幸运。浙江省对丽水的定位是:将丽水作为生态屏障来建设,践行“两山”发展战略。因此,浙江对丽水的考核,取消了GDP和工业指标,转为重点考核丽水的生态环境质量、农民增收、农业和旅游业的增加值。

也正因如此,当地政府立足丽水生态环境,通过品牌战略,利用价值发现与价值提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生产力,形成品牌化基础上的生态经济。

风生水起:经济效益显著

如今,“丽水山耕”作为农业版的“浙江制造”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6年底,“丽水山耕”品牌已吸引236家农业主体加入“母子品牌”运作,经“丽水山耕”推介的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20多个省、市,销售额超20亿元,平均溢价33%。

为了更好地将“丽水山耕”推向全国,当地政府还加强与旅游、互联网和电商的结合。在不久前,丽水下辖的浙江省遂昌县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遂昌县高坪乡茶树坪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山区小村,但遂昌副县长赵文明以村里集体流转的300亩高山梯田为基础,通过网络发起了“让你成为梯田稻米体验师”的众筹项目。结果,这个众筹项目竟然覆盖到了全国22个省、136个县,甚至覆盖到了澳大利亚、美国,有1000多人参与。

可见,古老的农耕文化与旅游、互联网一旦结合,真的可以做得风生水起。

(据《中国科学报》)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