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7 15:40:38
9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十六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合肥开幕,集中展示了全国特别是安徽省近年来现代种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据介绍,本次展会设室内展区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特色展位61个,标准展位158个,参展玉米、小麦、大豆、谷子、马铃薯、蔬菜、肥料经营等种子企业近280家。另外,在宿州市和庐江县设立占地600亩的室外品种种植展区,集中展示了193家企业621个玉米、水稻、大豆等新品种。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种业大省。数据统计,安徽省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3亿亩,制种面积超过240万亩,种子市场规模超过60亿。
为支持种业发展,安徽省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推动全省良种研发、繁育推广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省已建成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12个,部省级认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30个,国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6家,除满足本省用种需要外,每年还向国内外市场供种1.5亿公斤,是全国种子出口第一大省。
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6%。当下,安徽省正在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化种业体系。
得益于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和实力雄厚的种子产业,2017年,安徽省粮食总产695.2亿斤,实现“十四连丰”,今年夏粮总产又居全国第三位。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展会还特地搭建“看禾品种、看种品系、看系品方向”的独特展示平台,到会参展和交易的水稻、玉米、棉花、油菜及蔬菜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000多个,各种优良农产品、新型种业机械、检验设备、种衣剂、农药、加工设备、防伪包装、植物生产调节剂等新技术(设备)达350种(项),全面展示了各地顶尖育种成果。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