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9 10:11:39
“把篮子端高点,要慢点摘,这成熟了的猕猴桃容易掉落地上损伤果皮,影响外观。”近日,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新桥村的一片猕猴桃园里,桃园主人胡登华、何代芳夫妇一边忙着采摘猕猴桃一边说,脸上的喜悦溢于言表。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胡登华、何代芳夫妇这片面积近30亩的猕猴桃园,5年前还是一片没有一分钱收入的残次林地。
来到海拔600多米的纳溪区白节镇兴桥村胡登华、何代芳夫妇那郁郁葱葱的猕猴桃园,只见树上一个个已经成熟的猕猴桃挂在枝丫间,煞是诱人。“硬是没想到,才种5年的猕猴桃就进入丰产期,今年的亩产量至少有1000公斤。”胡登华介绍说。
胡登华、何代芳所在的兴桥村因地处高山岩区,一直以来山上都是竹木“唱主角”,但这些年随着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缺少管护,很多山林竹木相继枯萎,变成了几乎一文不值的残次林。2012年8月,面对自家近30亩荒凉的残次林地,胡登华通过电视了解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前景后,就在妻子何代芳的支持下,两口子利用冬季的三个月时间,硬是将近30亩的残次林全部开垦了出来,并于2013年春从外地引种了红心和黄心两个猕猴桃品种,走上了种猕猴桃的致富路。
如今,历经5年的辛勤付出,胡登华、何代芳夫妇近30亩的荒山残次林地早已披上了绿装,放眼望去,猕猴桃园被大山四面环抱,绿树成荫,瓜果满园;猕猴桃树下,除了种植芋头等时令农产品,林间放养的一只只土鸡来回奔跑、追逐觅食,俨然就是一个绿色天然的“生态园”。
“目前市场上的猕猴桃卖10—12元/公斤,而我的猕猴桃却要卖上20—30元/公斤,且都是通过电商轻松就卖往全国。”胡登华说,这主要是受益于猕猴桃管理上采用了生物防控技术,种出的猕猴桃生态、优质。
在胡登华的猕猴桃园里,笔者发现,间隔一棵树就挂有一个有小洞孔塑料瓶。“我这些瓶子里装的是糖醋液。莫小看了‘糖醋液’瓶,它可是猕猴桃园里害虫的‘克星’。”胡登华说,这几年他为了提高猕猴桃品质,降低果子农药残留,他在镇农技站技术员的指导下,利用害虫有较强的趋光、波、味的特性,就在猕猴桃园里使用糖醋液进行物理防治,按照糖3、醋6、酒1、水10的比例勾兑糖醋液并将之悬挂在猕猴桃树上诱杀害虫。糖和醋有甜香味,对害虫极具吸引力,而酒水具有挥发性,它可以将糖和醋的味道传播到整个园子,而闻到甜香味的害虫都会循甜香而来,再敏感的昆虫都轻松诱杀,特别是对食心虫、金龟子、卷叶蛾更是特效。
如今,付登华的猕猴桃园因使用糖醋液防治技术后,不但节约了农药钱,猕猴桃更绿色、生态,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