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大咖”聚首周至,共话发展大计

第七届全国猕猴桃研讨会在陕西周至召开

2018-09-19 12:58:00    耿苏强 张朝辉

9月17日—19日,第七届全国猕猴桃研讨会暨2018年西安•周至猕猴桃主题年会在陕西周至召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权威专家学者、全国猕猴桃主产区代表、国内知名果品销售龙头企业客商以及当地果农千余人齐聚周至,共襄大计、共话发展,促进猕猴桃产业上档升级,进一步提升周至猕猴桃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DSC_0219

研讨会现场

据悉,研讨会围绕猕猴桃资源及育种、市场、栽培生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病虫害防治等方及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等问题开展专业研讨,以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引领全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方向。

植物引种驯化与近代500年人类文明

黄宏文   国际园艺学会猕猴桃工作组主席、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长

DSC_0226

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的食物是“本地”的,实际上绝大多数是千百年前外域引种驯化的“外来”物种。黄宏文以中国、希腊、罗马、埃及为例,介绍近500年来改变世界文明进程的植物引种、驯化及种类,他认为,引进、驯化和改良栽培品种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人口增长、消化大量劳动力和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植物发现和引种驯化推动了农业、园艺、商贸及社会发展。以我国古代为例,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从国外引进了苜蓿、葡萄、石榴、玉米、花生及药观、赏类植物等作物,具有我国丰富作物品种和种类,改变膳食结构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泡泡果、智利果、枸杞将是21世纪我国新增主流水果品种。最后,他提出三个思考,还有多少植物资源可支撑人类未来?如何进一步的发掘种质资源,支持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如何更有效的研发新作物、新种质、新品种、新产品?

新西兰猕猴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罗斯·佛格森   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院士

DSC_0230

罗斯·佛格森介绍了新西兰2011-2018年猕猴桃产果面积和产量等情况,及“海沃德”品种占新西兰猕猴桃绿果栽培的主导地位。他认为,猕猴桃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的成功开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海沃德”的优势,其推动了新西兰猕猴桃产业的。目前,新西兰乃至全球猕猴桃产业面临着溃疡病的危害,严重影响种植者的收益,且新西兰猕猴桃产业还面临绿色品种占主导地位、品牌不强等问题。面对持续增加的竞争,新西兰猕猴桃产业解决策略应从品牌、新品种研发、周年供应等方面着手,佳沛阳光金果猕猴桃具备口感好、产量高、尺寸合适、储存性好、溃疡病抗性强、营养健康等特点,是一个成功的品种,是目前新西兰出口的主要品种。随着产业的发展,未来猕猴桃品种类型必将风味、健康、方便食用等为特点,其中,红肉猕猴桃、雌雄同株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山梨猕猴桃杂交品种会是新的发展方向。

欧洲猕猴桃产业及育种

RaffaeleTestolin   意大利乌迪内大学

DSC_0242

1930年左右,猕猴桃首次引入欧洲(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开始主要栽培新西兰选育品种,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欧洲选育的品种,目前,欧洲猕猴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8%。Raffaele Testolin介绍欧洲猕猴桃一般采用大棚架、T型架“吉尼瓦双帘”架式树形,每平米15-20个芽,枝间距为0.3米,普遍采用冰雹防护网及施肥、水分供应、采收等管理技术。在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需解决的基本前提是降低种植耗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生产更健康的食物、减少浪费和其他方面。在欧洲,溃疡病已造成几千公顷猕猴桃染病,给种植者造成了巨大损失,对此,欧洲种植户一般采用铲除感染病的植株并在现场燃烧;在干燥条件下修剪,用铜基化学产品涂抹所有大切口;用抗性诱导剂,拮抗细菌和铜喷雾。遗传育种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全基因组育种估值,种植户户定制化育种是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

产业急需大协同大联合大攻关

方金豹  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所长

微信图片_20180919124157

猕猴桃商业化栽培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占世界猕猴桃总面积的60%以上。尽管我国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总产量将近新西兰的十倍,但单位面积的效益显著低于新西兰,有些品种甚至不到其十分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猕猴桃产业不合理发展,已经逐渐进入瓶颈期。产业中“果实品质差、市场竞争力弱、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等问题突出。产业布局、品种区划、生产标准、绿色防控、品牌建设等方面急需全面提升。

因此组建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迫在眉睫,有必要联合各级农业科研单位,以及从事猕猴桃研究的高校和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实现猕猴桃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构建与当前猕猴桃学科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集中力量,突破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全国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集中科技力量在品种选育上求突破

雷玉山  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主任

微信图片_20180919124259

猕猴桃产业与新西兰比较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猕猴桃种植资源优势以及和中国航天基金会合作的空天合作技术优势。应该从猕猴桃产业技术研发着手,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0多年来,我们对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挖掘。截至目前,团队收集野生种质资源45份,建成猕猴桃种植资源圃20亩,收集最具价值的种质124个。其中,“华优”猕猴桃品种在陕西省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成为猕猴桃新发展期主推品种。同时选育的“瑞玉”美味猕猴桃新品种,并于2014年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实验检测,“瑞玉”美味猕猴桃新品种可溶性固形物超过18%,干物质超过23%,创美味猕猴桃品质之最,适于秦岭北麓南麓猕猴桃生产区发展。

强强联合培育全球顶尖猕猴桃

李明章  四川猕猴桃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

微信图片_20180919124342

为培育世界顶尖猕猴桃,我们与新西兰有了“强强联合”的国际化创新平台。主要以培育世界一流的猕猴桃品种和产业化技术为目标,通过该实验室,在联合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验室建设布局为“1+2+N”:1为核心区,主要开展猕猴桃种质资源、病虫害防治、保鲜储藏等基础研究;2为两个基地——什邡猕猴桃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研究基地、绵竹猕猴桃杂交育种研究基地,为研究成果走向应用而做准备;N为多个设在企业或其他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创新站点,以此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合作。

目前,实验室已培育出全球贮藏期和货架期最长的黄肉猕猴桃品种“金实1号”,有效解决保险储藏难题,其在0到1度条件下可贮藏6-7个月(普通品种仅2-3个月),货架期20到30天(普通品种约7天)。新品种目前已获美国、欧盟专利保护。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