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驻村专家指导忙,品种技术送下乡

2018-09-21 16:34:00   

当前是草莓移栽活棵、蔬菜虫害防治和水稻灌浆的关键时期,虽然已进入秋季,但气温仍较高,若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草莓植株失水死亡、蔬菜虫害大发生和水稻灌浆不良,合理到位的田间管理是健康优质农产品和经济效益的保证。近日,我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负责人葛兆建副院长,组织驻村专家、蔬菜专家、产业处负责人等一行7人,前往兴化市指导特色果蔬的生产工作。

在陈堡镇曹黄村“兴化市绿松果蔬稻谷专业合作社”, 专家组考察了该合作社的草莓、扁豆、丝瓜等果蔬生产基地,合作社负责人说到:“草莓整体情况还好,就是最近陆续出现一些死苗,扁豆也有点虫害。” 专家组针对草莓死苗和扁豆虫害与基地技术人员进行了仔细的探讨。专家组建议:一是要选择苗龄合适、根系健壮、无病虫害的草莓苗。超龄苗、小苗对以后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根系发黑、发黄、有病虫害的苗移栽后不易成活,后期易断茬。二是移栽前要蘸根杀菌。把捆扎好的草莓苗根和叶片全部浸入生根杀菌混合液中5~10分钟,能够有效降低定植后的死苗率和后期病害发生率。三是草莓移栽后活棵水要一着不让的浇好。此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移栽后10天内的活棵水一定要每天浇透,防止植株失水死亡。 25天后开始适当控水,促进根系生长,建立庞大的根系群。四是扁豆虫害防治以防为主,以治为辅。9月份扁豆虫害主要有夜蛾和豆荚螟,田间可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虫卵基数,药剂选用安全性高的生物药剂。五是加强水稻灌浆期的管理。水稻灌浆期是决定水稻结实率和粒重的关键时期,合理灌溉,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注重施用水稻粒肥,提高功能叶光合能力;特别注意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

专家组赴兴化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还将我院自主育成的“盐豇1号”、“盐紫豇2号”、“盐椒2号”、“薄皮椒1605”4个蔬菜新品种(系)作为项目物化补贴发放到对接村。“盐豇1号” 是青豇豆新品种,具有熟期早、丰产、优质、抗病等优点,荚条直、粗细均匀,商品性好,亩产量2500~3000 公斤。“盐紫豇2号”是紫豇豆新品种,抗病抗逆性强,豆荚品质优、耐采收性好,更是富含抗氧化能力强的单体花色苷,能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亩产量2200~2600 公斤。“盐椒2号”是羊角椒新品种,抗病性强、丰产性好、色泽亮丽,亩产量3000~3200公斤。“薄皮椒1605”是青椒新品系,中早熟,果面平滑有光泽、微辣,食用口味好,抗逆性较强、丰产性好,亩产量3000~3300公斤。

此次考察活动组织了多位专家,详细的考察了基地果蔬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及时沟通,同时带去了新品种,丰富基地的种植品种,提高市场风险应对能力。“技术+新品种”助力兴化市特色果蔬产业迈向新台阶。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