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食品安全那些事儿

2018-09-20 08:59:05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民生大事。目前,市面上的食品是否有安全保障?消费者怎样看待食品安全才是理性、健康的呢?网络上关于食品安全的各类说法是否可信?记者特别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副教授赵旭博,为我们解答与辟谣关于 “菜篮子”的那些事儿。

对于农作物来说,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病害、虫害是普遍存在的,使用农药是很有必要的。完全不使用农药,我国的农产品会降低30%至40%的产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科学、正确的使用农药才是保障产量与食品安全的最好方式。

赵旭博介绍,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资的管理力度,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中,不得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使用的都是高效低毒的农药。但是,农药的使用需要有一定的间隔期,专家提醒农民朋友,需严格按照农药的间隔期使用农药,对于初级农产品来说,一般情况下,都是具有安全性的。

“目前市面上的加工食品、初级农产品的抽检率、合格率都很高,但是网络上仍然存在一些食品安全相关的视频,夸大甚至是谣传食品安全的问题。很多时候,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比较容易造成了消费者的恐慌。但是实际上很多都是偏离了科学依传播。对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来说,食品学院每年会对社会上关注度较高的食品进行全方面的检测,绝大多数符合正常的标准,加工食品所使用的添加剂在标准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消费者应保有理性、健康的心态去对待食品安全。”赵旭博说。

辟谣小课堂:

带有虫眼、坑疤的农产品就是“绿色”、“有机”?

专家辟谣,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选择权。“不使用科学方法种出的蔬菜未必有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更营养、更安全。不要盲目选择带有虫眼、坑疤的初级农产品,要优先选择色泽较好,较为新鲜的农产品。” 赵旭博说。

是否存在橘子、橙子“打蜡”现象?

网上存在一些给橙子、橘子打蜡的说法,谣传是增加果皮表面的光泽度,提升果品的卖相。赵旭博介绍说, “打蜡”现象是不存在的。就拿苹果来说,苹果表面就存在一种蜡质结构,是苹果天然形成的。几年前食品学院就对苹果表面是否使用工业蜡做了追踪调查,是没发现这种现象存在的。关于市面上有橘子剥皮时“掉色”的现象,这与果树的品种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市面上存在“注胶”螃蟹吗?

“不存在注胶螃蟹。市面上我们大多数选购鲜活的螃蟹,活螃蟹是身体比较健康的,若将蜡注入到腹部,一分钟之后螃蟹就会死亡,所以,鲜活的螃蟹都没有注胶的情况发生。”

新媒体中心实习生:李梦婷

 

实习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