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0 17:17:53 魏海刚
一是高水平培育新型经营示范主体,搭建农产品安全发展高位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经营规模、辐射带动、市场导向、产品认证、品牌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成为引领农民发展规模生产、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的骨干力量,有力地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截至目前,全市168家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农民合作社1854家、联合社21家,发展家庭农场609家,成为跨越高端市场绿色门槛的主导力量。以占全省1%的耕地创造了全省12%的蔬菜出口额。1-7月份,农产品出口173010万元,其中深加工农产品出口92188万元。农产品基地化管理由产后监测逐步向产前、产中和加工、流通延伸,实施产品产前有管控、产中有标准、产后有追溯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建成标准化种植、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等5大类基地,达到“十有、五要”标准农产品基地占80%以上。重点规划建设“西部姜蒜、东部黄烟丹参、北部林果”等特色产业板块,发展姜蒜、黄烟、白花丹参、花椒等各类专业村400多个。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控害、测土配方施肥等高效节水、节药、节肥农业技术。像莱芜市凯瑞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制定山楂种植技术标准,加快绿色控害与统防统治融合步伐,建立完整的农事档案,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从源头上对山楂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二是大力加快标准提升引领,通过发展标准农业生产优质农产品。建立生姜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创新平台,重点制定莱芜鸡腿葱等地方名菜品牌标准。全市拥有国家农业标准1项,主持或参与制定省级标准22项(18项已完成),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达到25家,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达到50家。按照“龙头企业+标准+农户”等生产模式,鼓励成立特色农产品质量保障联盟和产业联盟,鼓励建立特色农产品质量保障联盟和产业联盟,成立莱芜市草莓产业联盟、生姜加工协会、食用菌质量联盟、樱桃质量联盟和山楂质量联盟。像食用菌质量联盟,实施“合作社+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借力优势农业联合体,积极发展公共平台,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和形象品牌,建立“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产业链合作创新机制,产品覆盖全省600家十八乐超市,在北京、沈阳、济南、郑州、青岛设有直销网点。
三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用特色产品品牌引领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开展品牌认证,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创建特色企业品牌、探索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品牌、以品牌创建引领质量安全监管,培育大基地、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目前农业部门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64个,其中有机食品8个、绿色食品131个、无公害农产品121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山东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社员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操作,确保产品达到绿色标准。目前,“鲁莱明利”、“嬴芹”招牌产品打入北京、安徽、浙江等8个省份20个地市,产品销售年收入1000万元。像万邦公司,坚持品牌振兴战略,让“一酸”成为莱芜农产品的一张特色名片。注册“大南山”、“上善宴”、“新娘阿花”和“南山部落”等系列品牌商标,其中“大南山”牌山楂干被认定为第二批“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加强产学研、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加快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持续提高特色山楂制品的附加值。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研制“御邦”、“有位佳人”系列山楂酒,“上善宴”山楂醋、山楂叶茶等特色产品,并与北京同仁堂、九州通、香港楼上集团、河北怡达、雀巢旗下太太乐等企业长期合作,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实习编辑: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