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5 14:41:00 徐昭磊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李桥镇慈云村4组贫困户陈启贵及妻子邹意英在将家里的红薯在家门口就卖到了好价钱,喜笑颜开
四川新闻网自贡10月27日讯(记者 徐昭磊)从10月25日开始,连续的一周时间里,是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李桥镇慈云村丰收的日子。这段时间正是红薯成熟的时节,慈云村联合黑凼口农场就年初签订的“订单农业”代种协议中的红薯进行集中回购。
今年年初,李桥镇党委政府组织辖区内各村第一书记、支书、产业大户等在黑凼口农场召开产业发展研讨会,这次会议为全镇的产业发展壮大及农民群众的脱贫增收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在会后慈云村第一书记邹安彬和村两委一起与黑凼口农场负责人取得联系,经过情况介绍和现场考察、座谈,双方达成了利用各自的优势,携手发展“订单农业”的共识,随后双方迅速签订了红薯21万斤、小米辣和萝卜不限量的种植订单,并先期支付回购保证金,同时黑凼口承诺将在慈云村设立农产品回购点,不定时的组织对村民手中的生态农副产品进行保护价回购。
村民使用牛车将土边的红薯运送到公路边
为了让全村群众都能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实现脱贫致富,与黑凼口农场签订“订单农业”代种协议后,慈云村利用“农民夜校”这个平台到村内各组开展巡回课堂,集中宣传动员全村群众发展“订单农业”。随后慈云村以村级组织的名义与各家农户签订“订单农业”代种协议把所有订单全部派发到愿意发展“订单农业”的各家各户。慈云村“两委”积极扮演好组织者和服务者这个角色,利用农民夜校这个平台邀请本地种植能手和县农牧业局种植专家就相应的农产品种植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大家实现传统种植业的提质增量,从而实现增收。
从今年4月份开始,黑凼口农场在慈云村已陆续组织回购水竹笋、茭头、小米辣、花生、盐菜等农特产品,帮助参与发展“订单农业”的群众户均增收上千元。
签订“订单农业”代种协议
现在又到了红薯成熟的时节了,慈云村两委及时联系黑凼口农场共同组织对红薯进行上门回购,所有村民只需要把红薯运送到公路边上货车能去的地方,最大限度的节省村民的劳动力,让村民在田间地头就能将自己的农产品卖出去,实现全家增收。
据慈云村第一书记邹安彬介绍,“订单农业”原理并不复杂,但是它却帮助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农产品销售难题和增收保障难的难题,它不仅让企业解决了优质的货源问题,也让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李桥镇政府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