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孝心驱动 研发残疾人康复机助脱贫

——陕西宝鸡高新区村民黄建林带着残疾车参加农高会

2018-11-09 11:01:42   

本网记者  王海明

11月9日上午,一位年轻人推着一架看似被放大的婴儿学步车在农高会的广场上给人演示,围观的人们赞不绝口,记者走近一打听这才不是什么婴儿学步车,他是陕西宝鸡高新区张家村村民黄建林发明的残疾人康复训练车。噢,原来这位老实厚道,带着眼镜的人就是多家媒体报道过的黄建林呀!对于黄建林的名字,记者早有耳闻,参会群众也大多一下子认出了他,一位围观群众说:“他是个大孝子,为了照顾瘫痪的父亲辞了工作,电视上报道过哩!”。

000

图为试“学步车”的老人,多么开心。

带着好奇记者忙里偷闲和他的同伴拉起了家常。他说,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宝鸡高新区钓渭镇张家村的黄建林却守护因中风偏瘫的父亲整整七年。七年间,为了帮助父亲康复,他发明了一款残疾人康复训练机,使老人没有生过一次褥疮,有尊严地走完了人生。如今,这款残疾人康复训练机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成为黄建林脱贫增收的产业。

“这个是第三代(训练机)的设计原理........”他就是黄建林,虽然今年只有36岁,可病床前7年的悉心操劳,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要成熟得多。他告诉记者,八年前,他在市二建当电焊工,每月都有稳定的收入,家里还种着几亩地,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的一场病,让他家成为了贫困户。

黄建林说,那几年说了好多媳妇,人家都说咱屋(家)穷得很,再说人家嫁过来父亲还有病呢。为了照顾中风偏瘫在床的父亲,他辞去了工作。没了工作,家里的经济就紧张了起来,再加上老人住院花费的4万多元,每年还需要三四千元的医药费。尽管如此,他没有放弃对父亲的守护。

当记者问他做出辞职照顾父亲的决心为什么哪么大时,他平静地说,谁都有老的时候,假如说咱那(老的)时候是那样(偏瘫卧床),咱是啥感觉。既然父亲是得这个病了,咱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好起来。

黄建林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同伴给记者说,为了提高老人生活质量,黄建林从儿童学步车获得灵感,为父亲手工打造了一台老年版的学步车,也就是他的“第一代”残疾人康复训练机。在康复训练机的帮助下,父亲的病情很快有了改善,甚至能自己拄着拐杖在村子里散步。这个消息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一些有类似病患的家属慕名前来,请他帮忙制作康复训练机。现在,黄建林已经制作了27台康复训练机,收入上万元,产品也已更新完善到了第三代,并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已经办好了医疗器械相关手续,已经批量生产,

虽然黄建林的父亲已经安详去世。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继续把康复训练机做好,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尽快脱贫致富。

黄建林告诉记者说,他今年也是第一次来杨凌农高会,没想到会这么大,人这么多,做为一名因病致贫的家庭,他深感这类家庭的艰难不易,决定向全国发起为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家庭如果有残疾人需要,免费提供使用百天康复训练机。为了减轻购机负担,也可以租代买,最大重度减轻病患家庭困难,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