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淮北烈山区:“互联网+”让和村苹果“飞”向全国

2018-11-15 13:45:32   

“快看看,这些快递单全是我今天发出去的,足足一百多单呢!”11月4日下午,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和村村民赵德峰在自家的苹果园里忙着采摘分拣、打包装箱。这些苹果将通过村部的电商服务平台,运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果农正在采摘苹果 冯树风 摄

和村是远近闻名的苹果之乡,在市场竞争中,该村一些精于种植果品的农民,早已华丽蜕变,不仅仅是生产者,更成为把脉市场的水果经纪人。他们积极探索“互联网+”销售新模式,抱团拓展电商渠道,把和村苹果行销到更远的地方。

赵德峰就是和村较早尝试通过互联网方式销售苹果、实现产业致富的那批果农之一。他介绍说,过去,果农们大多是骑着三轮车到周边集市上售卖,或者是卖给当地的水果批发商。由于水果市场竞争激烈、苹果外观不占优势等原因,和村苹果一直卖不上好价钱,处于“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处境。

尤其2016年春季,滞销苹果百万斤,给和村果农们带来了沉重打击。如何让和村苹果走得更远?赵德峰和村民们在这一年,开始尝试从互联网渠道打开苹果销路。

为了打开网络销路,赵德峰建立了微信群,采取免费赠送的方式,邀请河南、江苏、广东等地的亲戚朋友和农资厂商品尝苹果、代为推广。由于品质过硬,经过近几个月的推广,和村苹果便得到当地客户的广泛认可。

和村在村部便民服务大厅成立了电商服务平台,为村民免费提供打包邮寄服务 冯树风 摄

发展互联网销售,政府搭台至关重要。2017年,和村社区以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的方式,不断放大“互联网+”影响力。联合烈山区商务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电商创业培训,培训农村电商人才300余人次。通过电商培训、带头人实战教学等方式,一年时间和村共有120位村民加入电商行列。2017年9月,和村在村部便民服务大厅成立了电商服务平台,为村民免费提供打包邮寄服务,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互联网销售的积极性,提高了互联网销售效率。

“自从苹果在网上销售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赵德峰说,今年秋季,和村苹果开始大量向外运输。好的时候,一天要运出去100多箱苹果,超过500公斤。去除邮费、纸箱等成本,苹果售价在4元左右,赵德峰预计自己家60%的苹果将通过网络完成销售。

和村社区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村有60%至70%的果农参与互联网销售,苹果远销广东、江苏、江西、重庆等十多个省市,果农们着实尝到了“互联网+”致富的甜头。下一步,和村将加快建设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力争尽早上线,促使更多的和村特产走出淮北、走向全国。(陈洪 邓亚萍)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