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父亲的眼泪

2018-12-06 17:01:25    李朝民

年后返京已有数日,67岁的父亲泪眼婆娑的神情,依然在心头萦绕。 

父亲生活在皖北农村,祖籍河南商丘,因家庭成分不好,被迫客居他乡,上世纪70年代与母亲结成连理。我们姐弟3人生活、上学全靠父母务农的微薄收入支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能浪费”,父亲经常对我们念叨。不过,春节是个例外。 

每年春节,父亲总是准备尽可能丰盛的各种菜品、鸡鱼肉蛋,备上几箱白酒、几百块钱烟花爆竹。父亲也只有在这时才不跟儿女讲节约。他认为一年忙到头,过年时有点浪费是正常的,一来显得富足,二来图个好兆头,年年有余。 

为了尽孝心,我从北京买了两瓶52度五粮液和两条中华烟。回家后,我把烟酒锁在密码箱里,生怕提前泄密。腊月二十九这天中午,家人把菜全都上齐后,父亲拿出一瓶口子窖,并示意让我倒酒。我说,今天就别喝口子窖了,喝我从北京给您带来的五粮液吧。 

我把酒倒好后,父亲问:“这酒多少钱?”我哥说:“八九百吧。”随后,父亲端着酒杯,转过身,往堂屋地上倒了点酒,念叨着祭天地。这时,我看见父亲用左手拭了一下眼睛,久久不愿转身——父亲孩子似的哭了。 

父亲这个举动是我没想到的。母亲递给父亲纸巾,让父亲擦擦眼泪。这时,我哥打开一包中华烟,为父亲点着。父亲接烟后,吸了一口,问:“这烟多少钱?”我哥笑着说:“一支三元。”父亲说:“太贵,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过。没开的烟酒就别开了,我改天赶集时把它卖给超市。” 

哥哥插话道:“千万别啊,这是儿子的一片心意,该抽的抽,该喝的喝……”随后,家人共同举杯,喝了一抿。母亲举杯时,不小心把酒弄洒了。父亲打趣道:“慢慢喝啊,一杯一两百块呢。” 

母亲笑着对父亲说:“洒就洒,这酒是我儿子买的,又不是你这个‘老东西’买的。”父亲与母亲取笑斗嘴时,特别有意思,洋溢着幸福感。在我们“起哄”下,父亲为“赔不是”敬了母亲两杯酒,母亲开心地笑了…… 

春节前后,中央倡导厉行勤俭节约。3000块钱的这份年礼,对于我这样的工薪阶层确实有些铺张。为了看到父母舒展的笑颜,我宁愿自己节省一些。大年除夕父亲的眼泪,停留在我的脑海,它激励着我今后的行程——无畏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泥泞,为了年轻的梦想,为了身后关注我的目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