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农机 > 正文

浙江余姚:谱写一曲农业机械化的华美乐章

2018-12-11 09:20:56   

在离水稻圣地——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田螺山,田螺山下活跃着一个田螺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里有一条农耕文化长廊,那是当地中小学生体验农耕文化、激发爱国爱乡热情的教育基地。在这片有着悠久水稻种植历史的广阔田野上,田螺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正在谱写着一曲机械化农业的华美乐章。

作为首批“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单位”和“全国创业创新百佳合作社”,田螺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可谓“兵强马壮”。据理事长李小江介绍,田螺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经过十年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社员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101人,注册资金192万元,流转土地1.26万亩,拥有农机库房6600平方米,育秧大棚3600平方米,拥有大马力拖拉机、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植保飞机、测土配方施肥仪等先进农业机械300多台(套),下设育秧中心、培训中心、烘干中心、农资中心、农机维修中心等多个附属设施,总资产达1360万元。

一个运作规范的合作社必定有一套完整健全的管理制度。“合作社设立了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重大事项由集体决策。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建立了财务会计制度,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社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理事会在每月初汇报上月工作、商议本期工作,年终召开社员大会,公布利润分配方案。2017年,我们合作社经营收入1630万元,每股分红1.07万元,社员年收入普遍在20万元以上,并带动周边600多户农民发展种养殖业,合作社已成为引领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李小江说道。

同时,田螺山农机合作社在浙江省成立了第一个民办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搭建起金融信贷、农业保险、政策咨询、技术辅导、农产品展示展销等5个服务平台,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据了解,合作社内部采用“统一种子、统一农资、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植保、统一收获、统一烘干”的管理模式,实施“七统”服务,为社员每亩节约成本150元。合作社还面向社会提供作业服务,范围覆盖5个乡镇,涉及50多个行政村的3000余农户,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4%,粮食烘干规模达到760吨/天。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田螺山合作社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三种套餐式服务。“一是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以村为单位把选中的散户集中起来由合作社选派社员就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按标准收取作业服务费;二是提供水稻生产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三是土地季节性流转,农民收取季节土地流转费或用季节土地流转费抵用下季作业服务费。三种服务模式一经推出,很受农户欢迎,合作社农机作业面积迅速扩大,年作业服务面积也超过了10万亩次。”李小江高兴地说。

李小江坚信,想要增加合作社利润增长点,就必须发展多种经营。近年来,受物价上涨影响,农资农药、劳动用工、土地流转等价格逐年上涨,合作社的经营成本上升较快。于是,合作社积极开展粮经结合、绿色农业的尝试,引导社员发展多种经营,壮大经济实力。2015年,合作社与浙江农科院合作,选择了靠近山区的30亩稻田试种日本越光米获得成功,亩产320公斤,注册了“田螺山”商标,经过分级包装后在“淘宝特色余姚馆”中以每公斤15元的价格销售一空。合作社还利用现有农机设备发展粮食烘干、碳米、分级包装、年糕制作等粮食深加工服务,使农机服务产业链向产后延伸,2017年,合作社共加工优质大米6万多公斤,销售收入60多万元,增加农产品附加值20多万元。

另外,合作社还拓展经营领域,利用合作社农户数量多、农资需求量大的优势,引进农资连锁超市网点,增加了与农资生产企业的议价权,大大降低了社员的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社员收入。今年,合作社通过实体店和网络共销售优质种子、农资农药1300多万元,实现经营利润160万元,既让广大农民就近买到放心农资、安全农资、平价农资,又通过实施秆杆粉碎还田、农药化肥废弃物回收等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和农业面源污染,打造清洁田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未来的路怎么走?

李小江认为,合作社首先要在提升服务功能上下功夫,把引进先进适用农机设施装备作为提高农机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来抓,加大先进农机引进力度,进一步推进农业“机器换人”,着力打造农机合作社发展的“航空母舰”。同时,通过盘活资产、自筹和申请项目补助等方式,搭建金融保险服务平台、政策信息咨询平台、产学研专家工作室,进一步做优全省首家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同时,大力发展智慧农机、数字农业,通过创新驱动,逐步实现区域内水稻全程无人作业。“创品牌也同样重要,要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打响‘七彩稻米’‘田螺山年糕’等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李小江还计划加大农机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农耕文化长廊和传统农具展览馆,在合作社周边建设一个30亩左右的果蔬采摘园,把合作社打造成中小学生学农爱农社会实践基地,宣传农机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机、了解农机、支持农机的良好氛围。“合作社要实行农旅融合发展,结合田螺山遗址,建立粮食生产体验区、现代农业观光区、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吸引更多的城里人来美丽田园观光休闲。”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