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有了品牌 苹果产业“走得远”

2018-12-13 09:42:00   

今年“双十一”甘肃礼县花牛苹果售出了50万斤。从“全国最便宜的苹果”到一天卖出50万斤,礼县苹果到底是如何走出深山、实现逆袭的呢?

种植传统悠久,却卖不上价钱

地处甘肃南部山区的礼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然而独特的地理环境,成就了礼县苹果独特的深红色;日均1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极大减缓了苹果的呼吸作用,糖分被最大限度保留在果肉中。

然而,深山里的礼县却错过了一趟趟发展快车。苹果需要更新迭代,砍老树种新树,品质、产量和价格才上得去。更换树种,得五六年才能结果,而在礼县,许多果农并不愿意等。

 一天卖出50万斤,创出自己品牌

2014年,陇南市决心发展电商经济,礼县成立了电商办。同一年,阿里巴巴启动了农村战略。仅陇南一地,农村淘宝就建设了5个县级服务中心和近200个村级服务站。“双十一”当天售出的50万斤苹果,让礼县副县长李元明显感到,礼县苹果开始弯道超车,终于在市场上闯出自己的品牌,也正是阿里巴巴电商的介入,让礼县苹果产业的供应链得到了系统化规范。

据介绍,按照阿里巴巴提供的商品果标准,对苹果进行分级收购,价格也比零散的果贩们高出许多。高价刺激下,果农们有了分级意识,也倾向于加大投入种植商品率更高的果树。

看到礼县苹果卖得如此红火,也因为阿里巴巴优先收购贫困户的苹果,种了几十年苹果的何彦子如今有了投入的信心,今年就计划砍掉那60多棵老果树,改种新品种。“有了质量和品牌,咱礼县苹果就走得远,村里人的日子也才能越来越好。”何彦子说。(嘉鹤跃)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