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 08:54:44
湖南祁阳县潘市镇高江村全村有284户92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53人,属省级贫困村。今年3月以来,该村借助移民扶贫产业项目,建起了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把脱贫的门路送到了村民们手中。
走进基地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菌包摆放得整整齐齐,朵朵如云般的平菇像雨后春笋般从中“钻”出来。
几名工人正聚在菌包前,忙着将已经成熟的蘑菇采摘下来,放到一旁的筐子里。这些工人,既有村里的贫困户也有普通村民,基地以每天50元的工资,聘请他们来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李年红是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不仅双手残疾而且还是癌症患者。为了脱贫,她不等不靠,既在基地打工又以扶贫资金凑齐6万元入了股,年底可拿工资和分红近5万元。想到这,李年红心里很开心。
李年红介绍:“我以前对生活没得什么想法,现在充满了希望,想得很美好,有一天说不定我就变成了大富婆,以后吃穿就不用愁了,想起感到蛮幸福。以后我还要把在外打工的老公叫回来,和我一起搞生产,想把家里搞得好一点。”
65岁的村民陈冬香也在基地打工,她笑着告诉我们,到了她这个年龄很多活都干不了了,但基地的工作很适合,不出家门就有稳定的收入。
不一会儿的功夫,工人们身边的箩筐就被装得满满的,再过几个小时批发商就能把刚刚采摘的新鲜蘑菇运到市场销售。
批发商李本凤介绍:“一天装五六百斤菌子,送到祁阳王府坪批发市场,当天拉过去当天就卖完了,菌子质量还是蛮好,口感也不错。”
基地负责人伍吉亮向我们介绍,平菇容易种植、产量高、价格大众化,而且有6个月的采摘期。今年基地预计产平菇45万斤,产值可达60多万元。
伍吉亮说:“我们现在每天的产量在2000斤到3000斤,一般销往祁阳周边市场和学校,还有冷水滩、祁东等地,因为我们的蘑菇都是绿色食品,根本不愁销路,再多一点全部销往广州江南市场。”
除了像食用菌这样的“短、平、快”增收项目,高江村“长受益”产业也不少。目前高江村专门编制了脱贫攻坚三年规划,规划中的产业部分明确提到,扩建食用菌基地到5000平方米、新建30亩荷花池发展莲子经济、养殖荷花鱼、种植220亩锦红甜橙、发展林下经济、乡村旅游等,每一个产业项目都将成为村里的致富希望。
潘市镇高江村县扶贫工作队长阳艳祁介绍:“我们高江村一个产业搞起来以后,村民有希望走向致富道路,不仅脱贫还要致富,让村民的生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既要雪中送炭,更要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