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走出读书之惑

2018-12-21 16:52:05    姜炳炎

好友相聚,大家谈论读书心得。一会儿,一位同学急匆匆进来,得意地说:“刚换了一辆宝马,今晚我请客。”大伙儿立即将话题转到宝马上,并热论一番。有人问:“最近看什么书了?”他不屑地说:“光钱就够赚的,哪有时间看闲书?”这话让我颇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我没想到,读书遇到宝马,会败得一塌糊涂。

作家韩少功和学者于丹都遇到类似的困惑。有人问韩少功:“读书有什么用?能帮我买房、车及名牌手表吗?能让我成为豪华会所里的VIP吗?”韩少功回答:“不能。”有人问于丹:“我离婚了,该读什么书?我要高考了,该看庄子哪段话?”于丹笑答:“这些问题,孔子和庄子都回答不了。”

最近,印度工程师孟莎美一篇名为《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的文章走红。她在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发现,玩iPad打游戏的基本都是中国人。她感慨,一个有着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现在的国民却难以坐下来看书。

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又蔓延开来。大学生乃至研究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背景和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人脉,成为事业成败的关键,让许多学生对上学读书产生了怀疑。同时,人们千方百计地追求财富,功利心越来越重,这也极大地冲击着我们的读书观。在不少人的眼里,读书成了一件很傻、很天真的事情。

作为文明古国,我们历来重视读书。任何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读书,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打开书本,就能了解自然规律,看到先人的智慧,掌握科学知识。同样,要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每个人多读书,更需要国家为读书人提供便利,并使大众形成读书的习惯和自觉。

读书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充实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性灵,可以读懂生活的真谛。哲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国学大师任继愈小时候追问爷爷:“为什么要读《三字经》、《论语》?”爷爷让他用脏的提篮去打水。任继愈忙了一身汗,也打不到水。爷爷让他看看有什么变化。任继愈说:“篮子变干净了。”爷爷说:“读书就如篮子提水,看似没有效果,但让你变光亮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如春风化雨,使我们不再困惑。有书相伴,人生之路会迈步更稳,走得更远。

 

编辑:任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