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2018年杨凌职业农民培训管理中心工作盘点

2019-01-22 17:06:00    田煜宇

2018年,杨凌职业农民培训管理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神,紧紧围绕《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效应的若干意见》和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工作部署总体要求,按照“统合培训资源、围绕主导产业、培训职业农民、服务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科技需求,面向陕西乃至旱区,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技术职称考评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统合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辐射

年内,中心统合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培训(实训)基地、涉农龙头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及规模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培训资源,根据旱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科技培训需求,结合示范区实际,制定印发了《2018年杨凌示范区农民培训计划》,遴选24家单位作为培训机构,提出统一培训标准、规范培训程序、严格培训要求,围绕种植、养殖、农业工程及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面向旱区开展各类现代农业科技培训。

全年在省内10个地市,3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围绕种养殖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培训99场次,培训农民10481人次,其中643位农民通过农民技术职称考试,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技术员的热烈欢迎。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000

想回农村搞养殖,不懂技术真不行。

000

别看我们头发白,灾后补救还得靠我们。

000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000

待我学成归来,和你共话桑麻。

000

别看果子个头小,“小果子,大产业”

000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000

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000

除虫灭害,我们是田间卫士。

000

我们为“杨凌农科培训”代言。

000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000

“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000

全年共开展培训673场次,培训农民61219人次(其中:面向区内开展培训66场次,培训农民5344人次;面向省内(不含区内)开展培训458场次,培训农民42012人次;面向省外开展培训149场次,培训农民13863人次),足迹遍布山西、甘肃、云南、新疆等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超额2.03%完成了年度任务。累计面向北方旱区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45万余人次。

统筹科教资源,助力脱贫攻坚

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关于推进精准脱贫开展农科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继续面向省内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印发了《关于面向贫困县区征求农业科技培训意向的函》,围绕省内5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主导产业和农民技术需求,分阶段科学系统的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保障。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000

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000

学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000

万事莫如亲下手。

000

全年在省内10个地市,37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围绕种养殖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培训99场次,培训农民10481人次,其中643位农民通过农民技术职称考试,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技术员的热烈欢迎。

完善职称管理体系,提升农科培训品牌

启动了2018年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年审工作,对2015年12月30日以前获证的528位获证农民技术员进行了年审。依据农民技术职称考试培训大纲,围绕农业生产实践中易混淆、较复杂、普遍性的综合技术难点和知识点陈旧、理论性过强、与实践不相符等问题,组织专家团队对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蔬菜栽培管理、蔬菜植物保护、果树嫁接、果树(苹果、猕猴桃、核桃、杂果)栽培管理和果树植物保护等8个专业,4800道试题,逐一进行了排查和修订,增强了试题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同时,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新增葡萄栽培管理专业试题。保证了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试题库的多样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000

思索,就是跟自己争论。

000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000

“农业科技身份证”是需要真材实料的。

000

我们将会成为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土专家”、“田秀才”。

000

全年举办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考试38场次,共有3159位学员参加了考试。经评审委员会认定,为1671人(其中省内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643位)颁发了农民技术职称证书,超额67.1%完成年度任务。截至目前,全国累计获证人次14469名(其中陕西省12219名),涉及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112个地市、262个县区。

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获证人员各省分布统计图

000

000

000

强化培训管理,提升培训成效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年内中心在培训机构规范、培训过程监督、培训资金管理、培训服务提升等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

一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对“杨凌农科培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各版块进行了优化升级,持续更新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扩大了培训平台的对外服务能力。

二是制定发布了《杨凌职业农民培训分中心管理办法》和《杨凌职业农民培训分中心综合评价细则》,健全了培训机构认定、管理、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了培训机构的管理。累计认定杨凌职业农民培训管理分中心10家。

三是全面贯彻执行《关于加强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不断强化培训过程管理,提升培训成效。按照“培训计划审核制、培训过程透明化、培训资料规范化、资料审核科学化”的原则,中心围绕培训计划科学合理性、培训资料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培训效果等方面,对各培训机构申报的745场次培训进行了审核认定(每场次按签到人数的10%进行电话抽查回访,抽查内容全程录音。培训人数的最终认定按不知情人员占抽查人数的比例核减确定:30%及以下的,同比例核减;30%以上的、该场次培训人数均不予认定),其中对培训资料不完整、培训回访与资料不相符以及培训效果不佳的72场次,5270人次培训不予认定;对培训资料完整,但培训效果回访过程中存在学员不知情现象的培训场次,在规定范围内按比例进行了核减,核减人数共计5993人次,全年最终审核认定673场次,61219人次培训。

四是依据《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培训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文件精神,根据各培训机构每季度完成任务情况和培训效果核定结果,按照季度对审核认定通过的培训场次进行后补助,进一步加强了培训补助资金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充分依托和发挥杨凌农科教综合优势,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立足杨凌,面向陕西乃至旱区,大力开展各类现代农业科技培训,逐步完善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培训服务体系,为旱区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土专家”、“二传手”,也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