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春走基层】铜川市耀州区照金村:住进新家过新年 欢欢喜喜办年货

2019-01-28 14:10:00    马磊

GetAttachment

去年4月,陕西省铜川市照金镇照金村和隔壁的耀岭村合并成为新的照金村。新并入村的多数贫困户没有安全住房,照金村因此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

不久前,31户108人终于领到了移民搬迁后新居的钥匙。其他贫困户也在不久后也将入住新居。“肯定高兴啊!看着村子发展越来越快,群众生活越过越好,这都离不开党和政府好政策。”看着乡亲们在2018年底前陆续搬进了新家,铜川市照金镇照金村63岁的老支书南民政心里乐开了花。用南民政的话来说“钥匙一交,贫困户都有了安全住房,照金村脱贫摘帽就很有把握了。”

1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门前广场,地面一尘不染,甚至连台阶上的草坪也被修剪的整整齐齐。而这一片区域的保洁工作就是由张春华负责的。今年47岁的张春华原先与丈夫、孩子,以及婆婆居住在镇上南边山头孙趟组的土坯房里,得知要进行拆迁安置工作,张春华一家既欣喜又心慌。一边看着自己居住的“老土房”要旧貌换新颜了,一边又担心自己买不起新房,还不知道何时能够搬进“新家”。

“2014年3月份,丈夫马平安在打工回家途中意外出了车祸,当时就坐上了轮椅。家里劳动力本来就不足,这下又到了用钱的紧急时候,还好村委会出手帮助,借给我五万块钱帮助丈夫看病。”打赢官司的张春华随即便归还了村委会的五万元,但自己的家庭也因病被评为贫困户。

现如今,张春华一家已经搬迁到村委会对面的圣源小区,住上了三居室的单元房。“现在政策好,一家住进了新的大房子,让我们一家人的心都更温暖了。以前孩子上学,从山上下来到学校只能走路,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现在从新房到学校走路也就十多分钟。另外,我自己上班也近了,就在孩子学校隔壁,每天也能接送孩子上学,中午午休时间还能给孩子做饭,实在是方便。”

相比于张春华,今年44岁的杨柳坪村民何雪玲,之前的生活条件则更为艰苦。从上头的老房子走到镇上最近的一条马路也得一个半小时,除此之外,生活用水的缺乏也让这个不到一米六的家庭妇女“挑起担子”。“夏天每天都要挑着担子走一个多小时去提水,冬天还能好点,用水量少,屯上一些水,不用每天下山。这边冬天雪多,拿雪化了水可以洗洗衣服,但是不能吃水。”

现在,何雪玲在照金干部管理学院后厨进行帮厨,平日里给大厨们打打下手,偶尔“偷师”做做面点。转正后,一个月2000块钱的工资也基本可以包住两个孩子的生活开销,加上每户每年光伏分红3000元、扶贫资金代管1000元,以及村集团每人每年80元分红,合计家庭年收入近4万元。如此一来,在政府帮扶下的何雪玲一家不仅解决了住房问题,同时还保障家庭开销到2019年年底账户有结余。

在照金村,像张春华和何雪玲这样在家门上班的村民还有许多。如今的照金村早已是就地城镇化,村民变市民。有这样一组数据或许能从侧面反映出照金的发展有多快。据负责照金镇片区的京东配送员王海峰介绍,他从去年4月开始负责这条线的配送业务,仅仅半年多时间,日均配送量就由最初的10余件到现在的20多件。“足足翻了一番,特别是最近临近春节,可能由于购置年货的原因,每天配送达到了40多件。”王海峰说,“网购产品也由过去的日用品为主到现在更多是大家电和电子产品。”

“口袋鼓起来了,所以就买的多了。”家住大矿的照金村村民李林笑着告诉记者,“这不,快过年了就在网上给娃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此刻,爷俩正在欢快的拆解包装箱,孩子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试试这份礼物。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