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春走基层】农技下乡让农闲人不闲

2019-01-31 09:19:00   

本网记者 耿苏强

“养蜜蜂从蜂箱木料选择到制作式样、从蜜蜂安全保护到天敌的灭除、从环境卫生到日常管护,每一道环节都要有过硬的技术。”1月24日,室外寒风瑟瑟,室内暖意融融……进入腊月,很多地方的农民都已经开始为过年做着准备,而在陕西凤县职业教育中心,许多村民端坐在教师,聆听养蜂专家、陕西蜂业协会副会长黎九州研究员的养蜂技能培训。

图片1

凤县中蜂养殖培训现场

甜蜜事业助力扶贫增收

“今天听了专家给我们讲解了怎么养蜂,才知道我们过去养蜂全凭‘运气’,这是不科学的,下一步我一定要通过科学管理,增加产量,扩大发展,早日脱贫致富!”凤县河口镇蜂农张瑞高兴的说。通过培训学习,蜂农们都认识到自己养蜂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科学养蜂信心更足了。

张瑞说,2015年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如今有专门的养蜂培训课,这一学才知道养蜜蜂不但要经常防疫消毒,还要远离野蜂;蜂箱既不能在阳光下暴晒,也不能因为少阳光引起巢穴内潮湿;冬春季也要添加饲料,由于冬季没有花开,蜜蜂没有蜜采就会被饿死。张瑞略显激动地说,养蜂培训课教的知识让自己避免了很多损失,2018年他家卖蜂蜜收入就达10万多元,比以往收入翻了一番。

同时,在技术培训方面,黎九州还针对中蜂的生物学特性、中蜂的日常科管、秋冬季关键环节管理和中蜂病虫害防治做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授,他风趣幽默的比喻引人入胜,激发了广大学员的学习兴趣,大家听讲十分认真,课堂秩序井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图片1

现场指导蜂农。(资料图)

酿甜蜜事业 闯脱贫新路

凤县平木镇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等自然条件限制,导致产业发展缓慢,增收难度较大。今年50岁的李申泰,前些年因母亲患病,孩子上学,导致家里经济困难,全家主要依靠李申泰种植蔬菜勉强度日,生活捉禁见肘。2015年,李申泰家被村里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摆脱贫困,在平木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李申泰决定发展中蜂养殖,闲暇时间养殖了10箱中蜂。一年下来,他发现辛苦种菜的收入居然比不上闲暇之余养殖中蜂卖蜂蜜的收入。于是他决定扩大中蜂养殖规模,把养蜂作为自己的事业方向。利用农闲时间到处参加关于中蜂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养殖的中蜂从最初的10箱发展到50箱、80箱,直到现在的120箱,2016年底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

据了解,李申泰所说的养蜂技术培训课,正是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科技专家通过示范引领,科技支撑,大力开展以养蜂技术实训的“操作实践”。特别为贫困地区培训技术骨干,积极探索推进蜂旅融合发展道路。

2018年,李申泰收获蜂蜜800多公斤,收入达到了7万多元。同时,李申泰还牵头成立了岭南中蜂养殖合作社,成功注册“花域鳌山”蜂蜜商标,让秦岭深处的土蜂蜜有了自己的名字。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