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5 12:01:00
本网实习生 刘洋
新春佳节,对于经过一年辛劳的大人们来说,正是放松身心,享受团圆的美好时刻;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正是一年之中最开心的时候,穿新衣,戴新帽,吃着好吃的,还能领到压岁钱。但在一些偏远农村,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那么幸福,有些孩子,在阖家团圆的除夕夜,连父母的一个拥抱都成了奢望。
2月3日,农历大年二十九,记者来到陕西省岐山县益店镇永新村,这里没有过年的热闹景象,大多大门紧闭,街道上的人更是稀少。记者了解到,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上学或者务工,家中多是一些老人和孩童。大部分在外务工的人都要在年三十下午才能赶回家中,更有甚者多年难得回来一次。在家中上学或是生活的孩子们,更是与父母多年不见,大人们在外务工、艰难谋生的同时也忽略了亲情的维系。
每天下午来这个山坡上眺望,已经成了张嘉桐放了寒假以后的常态,虽然父母早已打过电话说今年回不来了,可是这位执着的小女孩总是希望奇迹的发生。每当路口有人影闪动,每当街道有车辆经过,她都会投去希冀的目光,盯着回来的人或车。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说不好嘞,说不好有一辆车下来的就是爸爸妈妈……说不好回来的人里面就有我的爸爸妈妈……”女孩的执着近乎执拗,让记者看着心疼。
张嘉桐和奶奶一起生活,放了寒假,能陪着一起玩耍的孩童很少。除了看电视,仅有的娱乐活动便是拿一把小铲子在院外“播种”。张嘉桐的奶奶告诉记者,小女孩经常拿着一把小铲子一蹲就是一下午,蹲累了,就站起来走走,帮忙倒垃圾,做做家务,很懂事。
“猜猜我埋的是啥?给你三次机会。”张嘉桐收起铲子笑着问记者。一颗糖?一块石头?一朵花?女孩摇摇头,记者摆摆手表示猜不到了。张嘉桐低头用铲子将小土堆夯实,然后用低低的声音说道:“我埋了一粒爸爸的扣子……会不会像动画片里一样长出一个爸爸?”
同村的康星宇则要幸运一些,今年他的父母都从外地赶了回来,在父母没有回来的那几年里,他与奶奶和姐姐一起生活,没有那么孤单。可是康星宇却很寡言,无论记者问他什么,他都闭口不言,只是玩着手机上的游戏。
询问康星宇父亲后得知,夫妻两人这是时隔三年第一次回家。两人一起在外地做着个体经营,年关时候正是忙的时节,今年是忙里偷闲回来一趟。而回来之后能明显感觉到孩子对自己很生分,只有让他玩手机游戏的时候,才兴冲冲的。
“为什么不将孩子接去一起生活?”记者问。
康星宇的父亲显得很是无奈,皱眉说道“没有办法,我们也很想孩子,但为了他们将来能过的好点,只能这样了。生意上太忙,根本照顾不上孩子。就算接过去,上学也是问题,还是留他在家里,我们更放心。”
据记者了解,从2016年3月底以来,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截至目前,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字超过900万人。像张家桐和康星宇这样的留守儿童有很多很多。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永远忘不了这一幕:当记者踏进某一户院门时,从屋里飞奔出来一个小孩,眼中充满欢乐和期待,当看到是陌生人时,转身跑向一边……别让爱,来得太晚...
编辑: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