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春走基层】农村改革拓宽致富渠道

2019-02-11 10:40:00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春节期间,59岁的曹建庭不再像过去那样面露难色,脸上多了自信的笑容。

曹建庭是山西大宁县曲峨镇山庄村人,虽有泥瓦技术,但一直无处施展。去年,他参与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的道路、水利、牛舍等工程建设,全年劳务收入达4.5万元。

“以前快到过年,我就为准备年货发愁,因为没钱;现在好了,手头比过去宽裕多了!”1月25日,曹建庭微笑地对记者说,这都是“村改”带来的好处。

地处二郎山下的曲峨镇山庄村,4个自然村分布在15公里长的沟梁上,385口人耕种着1600多亩瘠薄地,十年九旱,交通不便,是深度贫困县大宁县有名的穷村子。

穷则思变。2018年初,山庄村清产核资出40亩耕地和803.5亩林地的集体资产,响应县委的号召,率先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27户人家拿出101.5亩土地入股,涉及284口人。村党支部书记贺兰珍介绍说,根据“一县一策”攻坚深度贫困的部署,大宁县把购买式造林的成功经验引入到农村交通、水利、贫困村提升等领域,大胆探索“深化农村改革、攻坚深度贫困、振兴乡村经济”工作,山庄村就是全县的7个试点之一。

实践中,村党支部发起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2018年,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队”承接10项工程,为村集体增收27.9万元,实现劳务收入60.47万元,参与工程建设的63名村民人均增收9598元,社员人均增收2129元;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766元。

冬日暖阳透过窗户洒在村民曹玉生家里。炕头上,他正和邻居们聊着家常。

入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曹玉生把合作社的事当做家里的事,件件认真、事事卖力。参与6个月,获得劳务收入1.8万元。老曹说:“好政策让穷山村富起来。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成立,让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

“村改”,让这个小山村变美了,也让乡风更文明了。村里的红白理事场所盖起来了,暖窑、过寿、孩子开锁等摆酒席的老习俗不见了,就剩下“红白”两件事,再也没有你攀我比的大操大办了。

干了17年村党支部书记,贺兰珍看着村子穷了几十年,她也着急了几十年。“下一步村里准备还是在产业上头做文章,在养殖业、栽植核桃树和花椒树上下功夫。”

借助“村改”的力量,如今的山庄村已呈现出和谐融洽、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编辑:任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