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8 09:16:28
本网记者 胡润田
2019年的春节,对于河南省灵宝市的果农们来说,聚在一起说得最多还是苹果的话题:2018年,苏村乡西村果农王锁林的示范园亩产1.5万斤、亩收益达3万多元,吸引全国各地的果农和客商前来参观学习。
那么,王锁林的果园为什么能管得这么好?其实是离不开灵宝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会长何伟华的努力和付出。2月16日,记者采访了何伟华。
协会+基地十服务站十农户”的工作模式
何伟华介绍说,灵宝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灵宝农技协)成立于2014年3月,现有40个村级分会,会员1200名。近几年来,结合灵宝市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协会制订了详细规划“科技兴果”战略,就是2015至2017年用三年时间完成乔化苹果密闭园改造,核桃、樱桃、桃、葡萄、石榴品种更新,把会员果园效益翻翻,亩达两万元;2018至2020年用三年时间完成果园土壤改良培肥,把会员果园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效益再翻翻亩达4-5万元,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品牌建设。为此,采取“协会+基地十服务站十农户”的工作模式,在苹果、核桃、桃、樱桃、葡萄、软籽石榴等果树生产中总结出了一套具有灵宝特色的管理技术进行推广,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全市10个乡镇建立高标准示范园,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广大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领会员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努力提高会员科学文化素质和依靠科技增收致富,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推动灵宝果业再上新台阶。
为各乡镇培训果树技术骨干
几年来,在三门峡市科协的支持和邦助下,依托灵宝市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建立科普惠农工作站、科普中国乡村e站,灵宝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了灵宝市科普惠农讲师团,将每月10号定为骨干会长定期科技培训日,以科普惠农工作站、乡村e站为培训基地,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为各乡镇培训了一大批果树技术骨干。
在苏村乡、五亩乡、川口乡、寺河乡、阳平镇、函谷关镇、焦村镇、朱阳镇等乡镇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科普中国乡村e站10个,做到活动有场地,技术有指导,抓果树技术培训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在村级实行分级负责点,已有40个苹果生产重点村成立农技协分会,组织果农参加培训学习、参观交流、建立示范园、督促会员搞好果品生产,在三门峡市基本形成了市、乡、村三级联动,共同合作的大科普格局。
强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灵宝市农技协多次组织协会骨干、基地負责人专题研讨,通过参观学习、走访调研,统一了思想认识:灵宝果业的发展,核心在技术,关键在服务;老果园管理的重点在提质增效,新果园的建设在品种和模式调整;果农的致富之路根本在于示范带动;系统服务、精细化管理是灵宝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结合灵宝果业发展实际理清了工作思路,制订出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突出“以示范园建设为舞台,以科技培训为支撑,以品牌营销为突破口,以会员满意为目的”工作方针,在全市普遍开展“流翔高钙”果品示范园建设。
每年组织30余技术骨干到科普中国乡村e站服务中心,请专家培训,系统学习“培育流翔高钙功能性农产品”的专业知识。始终把果树管理技术培训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坚持以科技培训为支撑的理念服务广大会员。每年1月开始,组织果树技术骨干培训班,培训果树修剪服务队骨干百余名。培训方式灵活多样,采用算账法、对比例表法、管理歌、看图学管树、管理派活单,理论实践相结合、会员互动等形式,采取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突出实用效果,使会员真正懂得果树的科学修剪方法、合理施肥补养以及打药预防病虫害的规律。
每月安排6个工作日,分别在阳平镇、函谷关镇、川口乡、五亩乡、苏村乡、朱阳镇的召开例会,通过乡镇的集中例会,将果农组织起来,开展乡级集中轮训,专家老师讲授理论课的同时指导大家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检查上次工作落实情况,促使会员系统化掌握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保姆式”服务
针对会员,每月发行2期农业科普报刊,内容有派活单、看图学管树、典型报道、专家论坛、市场行情分析、病虫害灾情预警等指导生产,茶余饭后供果农学习。针对果园,专家老师定期入园指导会员抓好生产,田间地头处处都有老师的身影,时时刻刻有骨干队员的示范带动。从各个环节给会员把脉服务,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几年来系统解决了乔化红富士密闭园的间伐、改造,全营养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果树大小年,果实膨大上色、防裂等会员果园多年来的难题。
利用互联网十农业加大科技覆盖率
灵宝科普中国乡村e站中心站购置了“中科云媒”科普装备,把国家专家库农科110的专家请回家,会员生产中所有的施肥、病虫草害、市场行情、涉农政策一切问题都可以和专家面对面网上沟通。
突出示范园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动效果
在“千核万果”即亩产优质苹果万斤、核桃干果千斤的基础上,2017年秋我们大胆提出了“8020流翔高钙苹果”即亩产苹果80#以上8000公斤、含糖达20个示范园建设工程,分别在川口乡、苏村乡、五亩乡、阳平镇定人定园、测土,亩基施有机肥4吨的前提下,全程按科普中国乡村e站培育流翔高钙农产品的流程要求生产管理。2018年秋季,川口乡尚庄村赵刚波、周伟、苏村乡西村王怀强、王锁林、段洼李君让、阳平镇程村郭新池等示范园亩套袋在1.7万-2.4万,果子60%以上达90#以上,100#以上比比皆是,产量、商品率远远高于普通果农,亩收益达3-4万元,吸引陕西大荔、山西万荣、平陆、临猗、广西等省市的果农和客商前来参观学习。
组织定期观摩交流,打造品牌网络营销
协会每年在果树管理关键时期组织全市会员到示范园观摩,与示范园主面对面交流、寻找差距、改变认识,采摘前组织各乡镇种植大户、果品经销商观摩交流为生产销售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按照中国科协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管理生产的“流翔高钙功能性苹果”,每件果品都用专用包装箱,每一个果品都贴有“中国质量”12365防伪身份证,达到一品一证、一证一码,果品可溯源,利用科普中国乡村e站“中科云媒”网上供应平台,让消费者吃到安全放心的功能性果品,确保会员果品价格稳定收益有保障。
在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过程中,协会因地制宜,围绕主导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示范园优势明显体现:品质大大改善,产量大幅提升;示范园收入显著增长;社会效应明显。
何伟华最后说,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但是大家有信心、有决心进一步搞好调查研究、提高能力,完善服务体系,积极发挥农技协的作用,保证会员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