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双交会 > 正文

第十一届双交会:各地职业农民组团来“取经” 增收致富不是梦

2019-02-20 10:18:00   

本网杨凌讯(实习记者 郭媛媛) 第二十六届杨凌农高会春季分会暨第十一届西部(杨凌)农资苗木交易会(简称“杨凌双交会”)将于3月8日-10日举行。截至2月19日,陕西省各地市职业农民群体报名参会人数已逾1800人,陕西省职业农民协会将组织新型职业农民群体观摩学习,届时会重点介绍推广设施农业“3+2”技术,并现场开展棚式栽培技术提升培训。

回顾去年举行的第十届双交会,兴平市阜寨镇高王村的万加强兴奋地说:“新东西很多,展馆外还有西农大和杨凌职院的专家教授进行免费咨询和技术指导,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知识。”眉县90名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参观学习不仅提升了培育效果,开阔了视野,还增强了大家搞好现代农业的信心。咸阳市乾县园艺站工作人员吴晓政告诉记者,乾县组织了200多名职业农民参加双交会,大伙都感觉收获非常大,不虚此行。周至县农广校支部书记周同锁、副校长杨宇超带领210名职业农民学员参观了双交会C、D展馆,期间学员不停地收集各类感兴趣的产品宣传资料,围着新优特苗木、农机具展位交流探讨,迟迟不愿离开。旬邑县的初级职业农民徐小平是跟着旬邑县农广校的团队一起到了杨凌双交会现场,他看到了不少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也给自家的6亩苹果园找到了好化肥和好农药,学习了果园管理知识。

来自全省各地的职业农民代表,通过参观杨凌现代农业农庄集群、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和参加“农业产业发展峰会”,与杨凌的农业科技成果“面对面”、与杨凌的职业农民“手拉手”,逛双交会展馆不仅搜寻到了实用的农业致富项目,还感受到了杨凌现代农业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今年双交会重点介绍推广的设施农业“3+2”技术是集成组装的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技术体系,是国家农业“一控、两减、三基本”政策在杨凌设施果蔬生产上的全面落地,使设施农业规模化程度、机械化程度、土地利用率及劳动效率显著提高,实现了水分高效利用,化肥施用量显著减少,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等农业废物循环利用,产品品质大幅度提高的目标。在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的支持下,该技术体系已在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推广应用。

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的主力。按照陕西的规划,到2020年,职业农民培育总数将达20万人。届时,双交会除了组织职业农民观摩学习外,还将到杨凌示范区农业创新园、创业园等地开展实践教学和交流,现场进行棚式栽培技术提升培训。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展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双交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新型职业农民开阔视野,传经送宝,让他们掌握原来根本无法接触到的农业新理念、新科技、新技术,让他们能把杨凌的先进农业技术学得会、带得走,并将在杨凌学习到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应用到当地生产中,带动农业各项产业提质增效,带动更多农户一起增收致富。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