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引种花椒苗催生致富果

2019-02-21 09:13:51   

2月12日上午10点多,河南省叶县辛店镇东房庄村村民赵海成领着同村村民来到村北的一块油菜地里,蹲下仔细查看只有一尺多高、毛笔杆粗的花椒苗。“这是我们前不久引种的大红袍花椒苗,准备靠它带着乡亲致富呢。”赵海成说。

东房庄村位于辛店镇最东部,属省级贫困村。由于家里穷,自20世纪90年代起,赵海成就开始外出打工,先后到过浙江、广东,从事过汽车修理,也干过保安。凭着吃苦耐劳和一股子韧劲,他成了广东几家文化公司的负责人。

事业做得越大,赵海成越想回报家乡。2005年,他出资4万元为村里整修了道路,出资1万元治理了污水;2015年,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他出资购买服装道具,为村里组建了舞狮队;2016年,捐资修建了文化广场和公共厕所,并拿出4万元安装了30盏路灯。

近年来,随着叶县脱贫攻坚的推进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

“在土地上做文章的时机一天天成熟,得为乡亲们做点啥。”每回村一次,赵海成的这一念头就强烈一次。他时时留意,捕捉种植信息。去年的一天,他陪陕西省韩城市的一位领导在珠海参观时,获悉该市大面积种植大红袍花椒收益不错。

“没过多久,我就到韩城市考察。”赵海成说,一踏进韩城市,他就惊呆了,那里山坡多,坡上种的全是大红袍花椒,市里还成立了花椒管理局。此外,他还了解到,花椒采摘时需要大量人手,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每亩地收益达万元左右。除大面积种植外,韩城市还大量收购花椒。

“俺这里太适合种植花椒了。”赵海成说,东房庄村是个有2000多口人的大村,有土地3000多亩,留守妇女、老人众多,他们都能够从事花椒采摘。于是,他把这一信息向村民宣传,很快赵东伟、尚海明等村民就心动了。趁热打铁,他又带领乡亲代表再次踏入韩城市参观学习。

去年麦播时节,赵海成率先流转了40多亩土地,赵东伟、尚海明等人也随之流转了一些土地,种植花椒300多亩。

赵海成说,花椒苗3年后挂果,丰果期每亩地能产250公斤,每公斤能卖60元,采摘时还能吸引大量人员务工增收。在前两年不挂果的年份,他们可以栽种油菜、红薯等农作物,收回租地成本。

赵海成还透露,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花椒的消费量逐年提高,出口量也逐年增加。目前,花椒油等已成为俏销的保健品。他现在已经设计好了包装,到时候还可以包装成礼品,以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本报记者  丁需学   通讯员   杨沛洁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