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疆:胡萝卜“寿命”长了 市场更大了

2019-02-22 09:40:37   

近日,新疆阜康市水磨沟乡柳城子西村阳光明媚,新疆豫博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同旺和员工一起清理车间,为启动胡萝卜条生产线做准备。拥有土地1.7万亩的豫博昕公司是胡萝卜种植加工企业,建有10万立方米、3万吨储存能力的保鲜库。

“真没有想到,签订协议不到半个月,就出研究成果了,胡萝卜条胀袋的难题终于解决了。”邓同旺兴奋地说。

胡萝卜是新疆人偏爱的食材,但新疆自产胡萝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都要从山东、福建大量购进胡萝卜。

瞄准这一商机,邓同旺萌发了对胡萝卜进行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把小胡萝卜做成大产业的想法。

邓同旺说:“基地建起来了,种植规模也上去了,但我们只是原料供应者。不依靠科技对胡萝卜进行精深加工,只是出售初级产品,新疆的胡萝卜产业就做不起来。”

邓同旺想以胡萝卜条作为切入点,尝试用这个产品填补市场空白。他找到新疆农科院求助,双方一拍即合。

2018年初,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着手对胡萝卜条工艺进行研发。2018年12月28日,双方正式签订新疆首个胡萝卜产业技术提升战略合作协议,并在豫博昕公司设立胡萝卜加工科技创新基地。按照协议,双方建立全面的产学研合作,新疆农科院对胡萝卜储运保鲜技术和精深加工工艺进行研发。

“下一步我计划将胡萝卜种植面积扩大至5万亩,打造全国最大的胡萝卜连片种植、储运、销售基地。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科技支撑。与新疆农科院合作就是要借助他们的科研力量解决胡萝卜条的贮藏和胡萝卜素的加工难题,做大新疆胡萝卜产业。”邓同旺话里透露出依靠科技力量打造“胡萝卜王国”的迫切心情。

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彤评价说:“小产业也有大市场。院企合作对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进行科技创新、工艺研发,有利于新疆由农业种植产业大区迈向强区。企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科研要与市场紧密结合,解决好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市场关系,才能抓住市场,开发市场,占领市场。”

负责该项目的新疆农科院博士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吴斌说:“把胡萝卜变成条、转化为粉,看似一个不大的改变,但却是一个大胆的创新。”

“预计今年3月底前,我们生产的胡萝卜鲜切条就可以上市,储存时间可以从原来的7天延长到60天。”邓同旺说。

 

实习编辑:张小倩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