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农机 > 正文

做农机第一线的“花木兰”

——记开平永晖农机专业联合社理事长陈小云

2019-02-27 10:07:58   

本报记者 陈斯

国家级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高级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高级农机修理工……这么多称号的拥有者就是广东省开平市永晖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陈小云。作为一名常年奋战在农机领域第一线的“女将”,陈小云带领联合社始终以“发展新农机,服务大农业”为宗旨,坚持农机农艺融合理念,提升种植户生产效益,开展区域性农机推广和新技术示范。

做开创新出路的“先锋队”

“之前对我们来说,水稻机械化种植一直以来都是个瓶颈。而合作社就是要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排头兵’,成为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先锋队’。”为了破解这个难题,陈小云创新“水稻精量穴直播示范基地+”模式,与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联合试验推广省时、省工、省成本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和机具,有效推动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发展,进一步促进水稻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提升区域性水稻机械化播种率。2018年,联合社推出直播机18台,带动机主进行水稻精量穴直播服务面积达8000多亩,为农民减本增收115万元。

同时,联合社还积极推广水稻、花生、马铃薯等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新技术及机具,为农户提供各生产环节机械化服务,重点推广省时、省工、省成本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新技术和机具。近年来,陈小云带领社员在粤东西北等30多个市县开展现场推广演示。如今,联合社服务范围以开平市为中心,辐射至台山、鹤山、新会、恩平、珠海、阳江、茂名等地,服务面积达3000亩。

“近年来,我们联合社多次作为典型代表在全省农机化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向全省各地传递新型机械应用推广经验。2018年,联合社还荣获中国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贡献奖,这些成绩更让我充满了前进的动力。”陈小云为了着力打造“新大农机”服务品牌,组建了多功能全程机械化服务队伍,服务农户超1500户,全年服务面积达4万亩。同时,联合社为粤西粤东农户提供跨区作业、技术培训、新机具推广等方面“合纵联横”,抱团开创新出路,进入低耗高效运营模式,更好地抵御了市场经营风险,提升了经营效益。

打造新型装备“生力军”

去年,陈小云带领联合社与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广东省内首家“农业信息与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智能农机装备示范基地”,利用联合社的服务能力与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进行优势互补,探索“互联网+”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带动农户与机手积极加入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在实践中创新,以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手段,提升规范化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到目前为止,我们共推广和安装应用农机作业监测终端700多套,组织各类培训活动8场,培训用户共计500多人。”陈小云觉得,要配合当地水稻机插作业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助力本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推广工作的展开,就要努力把联合社建设成为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的“生力军”。

近两年,陈小云认识到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生产田间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于是率先开创“农用无人机联合实验基地+”模式。2018年,她与深圳大疆创新合作,成立大疆农用无人机联合实验基地,建成了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并与植保机主、江门天禾农服、江门植保科技、先正达农药生产企业等组成新大植保联盟。如今,联盟成员遍布粤东、粤西各地区,带动了飞防组团作业,一年可实现飞防面积8万亩,大大满足了各地农户所需。

“一年四季都是农忙”

“联合社是个‘大摊子’,想要发展好,就要紧跟农机发展趋势,专注为当地农户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整合政府支农政策、社员、销售、生产企业现有资源,互补运营,集中调配。所以,我就着手组建多功能全程机械化服务队伍,提供‘旋耕+机插或机播+植保+收获+烘干+稻秆处理’一条龙服务。空闲时间还要转向农机销售、宣传、维修保养、附加农产品加工等服务,才能保证社员有持续的工作量,顺延生产各环节供给作业服务。”陈小云对记者说,现在不像从前,根本没有所谓的农闲时间,几乎全年都在忙。

2018年,联合社共推广和安装应用农机作业监测终端共700多套,组织各类培训活动8场,培训用户共计500多人。配合当地水稻机插作业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助力本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推广工作的展开。仅开平市当地就实现监测作业面积2万多亩。

“我要努力把联合社建设成为开展农机安全监理业务的‘新阵地’”。联合社现有轮式中拖、插秧机、水稻直播机、植保无人机,收割机、稻谷烘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60多台套,但陈小云并不满足于这些,她认为自己可以为农机化服务做更多。联合社所在的开平市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特别是水稻机耕、机插、机收率分别达到99%、50%、99%,在全省名列前茅。联合社积极参与省市春耕、双抢、三秋、冬种等重要生产季节现场会,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农机维修培训班等工作,为当地农机装备、作业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除了提供全程机械社会化生产各环节作业服务,陈小云还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和监理工作。为了让作业零事故,联合社先后举办6场现场推广会,培训农机技术操作维修人员约1200人,全年印发安全生产宣传册1万多册,张贴安全生产警示标语100多条。同时,联合社还积极承担广东省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我们建成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还有育秧中心和大型烘干中心,烘干能力一天可达120吨、一年4000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互联网站、微店等。”陈小云自豪地说。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