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8 10:30:00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陕西杨凌分会场现场
2018年9月23日,农历秋分节气,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从此,盼望已久的中国农民首次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晒丰收、庆丰收、话丰收,成为2018年这个秋分日的欢乐记忆。亿万农民欢歌笑语,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向祖国报告丰收的喜讯。
耕耘古今,播种天下。杨凌,凭借农神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与我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优势,以及在我国“三农”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顺利拿下了全国仅有的六张“入场券”之一,成为西北唯一分会场。
“听到杨凌成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六个分会场之一的消息,我感到非常振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征兵告诉记者,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尊重和对农业的关注,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备受农民瞩目。而作为我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经过21年的发展,杨凌在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六个分会场之一绝非偶然。
中心会场上演幸福丰收大检阅
9月23日,一场农业与农民的盛会在杨凌会展中心广场举行。
“时逢秋分,昼夜等长;雷收虫蛰,寒暑相当……”活动现场,农业专家代表、职业农民代表、农业创业者代表等齐声诵读《丰收赋》,盛赞丰收,台下数千名观众随声和之,现场气氛热烈而隆重。
“说杨凌,赞杨凌,创业创新很有名,现代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数不清……”“大衣哥”朱之文的说唱节目,用接地气的歌词伴随着动感强烈的音乐旋律,带动全场观众打起了节拍……
“节目很出彩,融入了耳熟能详的本地元素,体现了特色……”“这是一场高规格、高水准的庆祝盛会,我们真高兴……”活动当天,不少农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内心的激动。
在晒丰收篇章中,由杨凌农业科学家培育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79”、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和“秦杂油4号”、“西农八号”西瓜、“陕单609”玉米品种、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秦川牛新品种、奶山羊新品种等农业科技成果被编排成一个个整齐方队,昂首走来,充分展示了杨凌农业科技的喜人景象。
秦川牛方队昂首走过中心会场
中国首款兼顾了军民两用的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现场起飞亮相,农用无人机、智能农用拖拉机进行作业表演,十佳农民专家、十佳职业农民、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等组成代表队入场,不但凸显杨凌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独特地位和巨大成就,也展示了我国农业发展新技术和新方向,成为一大亮点。
“我打心底里高兴,当了一辈子农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来自岐山县的李大爷说道,他今年75岁了,早上专程过来参加农民丰收节,自己还专门带了摄像机,现场记录杨凌农业科技成果。
杨凌全域上演庆丰收大联欢
不仅仅是中心会场,全区几乎所有的行政村和一半以上的群众,均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农民丰收节相关庆祝活动,杨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
尚特梅斯庄园、花溪庄园、圣嫄农庄等现代农庄,上演了一场果蔬采摘大联欢;犁地、撒种、耱地、连枷等传统农事农活表演,精彩上演;剥玉米皮比赛、架玉米棒比赛、串辣子比赛等传统农活体验,精彩纷呈;农业科技服务技能大赛现场,20支果树苗木嫁接技术服务队切磋技艺;百家千人宴上,群众一起共品美食庆丰收;参与挖红薯和寻宝游戏等互动,亲身体验收获快乐;10对农村青年举办集体婚礼,倡导移风易俗、朴素文明的婚庆新风尚……
在杨凌,从农村到社区,从街头到巷尾,大家共享田间劳作乐趣,共庆首届农民丰收节,杨凌农科城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这是我们农民自己的节日,前所未有,我非常高兴!”五泉镇上湾村村民杨明放难掩心中的喜悦。“我所在村的老百姓都非常开心和振奋,农民丰收节让他们感受到了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第一书记乔麟向记者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汇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丰收节是农业的嘉年华,丰收的成果展,全民的欢乐节。
杨凌分会场,还以“创新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举办了乡村振兴杨凌论坛,邀请了知名“三农”专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进行解读,邀请了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先进代表等与会交流,分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体会和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活动期间,还策划举办了丰收购物节,组织现场购物、网上购物、品牌推广、产销对接4大板块9场主题活动。线下方面,举办了“农科好货庆丰收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参展企业达到301家,区外参展企业197家,实现现场销售51万元,网上销售130万元,达成销售意向620万元。
“农民丰收购物节办得特别好,不仅把我们的农产品推广给大众,还能让广大群众买到不同产地的优质农产品,希望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陕西省宁西林业局产业科副科长马林对记者说。
“农民丰收购物节不仅是一场购物活动,更是两地农业科技的交流活动,就像我们新疆的大枣来杨凌展销,不仅可以扩大市场,还可以和杨凌本地枣做对比,进行品种优化,让农产品品种不断更新。”杨院利是杨凌稼禾润泽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2016年作为科技特派员前往新疆进行科技扶贫工作,先后支援新疆当地发展大枣产业,为和田地区民丰县大枣的发展谋到出路。
线上方面,杨凌示范区联合阿里巴巴、京东、今日头条等电商平台及品牌传播机构,共同举办“农民丰收购物节”等丰富多样的促销活动,实现网上销售570万元。通过举办线上线下的农民丰收购物节,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带动了农民增收,扩大了“杨凌农科”品牌知名度。
田园丰收嘉年华异彩纷呈
花车展示巡游、西部美食节、乡村音乐节等,杨凌结合农耕文化和民风民俗开展丰富多彩的庆丰收活动,成为首届农民丰收节的一大亮点。
花车巡游精彩亮相
乡村音乐节,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震撼,让大家体验了朴实无华的乡村风情;西部美食节,来自各地的群众汇聚杨凌,尽情享受了舌尖上的美食盛宴;丰收购物节,开启全网直播“杨凌农科”,直接带动“杨凌农科”产品火爆销售……
此外,9月22日—24日,4A级景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和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3A级景区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更是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来杨凌旅游。
据统计,农民丰收节期间接待游客5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亿元,农业休闲游对全域旅游的拉动效应初步显现。
不仅如此,农民丰收节也成为了宣传杨凌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中省媒体记者齐聚杨凌,刊播杨凌分会场活动稿件和信息6000余篇(条),网络媒体即时发布杨凌分会场活动信息超过3600条,互动传播覆盖人群超过1.2亿。通过深度宣传,更多的人了解了农民丰收节,凝聚了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丰收不会从天而降,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杨凌设立分会场,扩大了杨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彰显了杨凌深厚的农耕文明,展示了农业科技新成果,昭示了杨凌科教工作者向农业高峰奋力攀登的信心和决心,必将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谱写激荡人心的华彩乐章!
(本报记者 唐生辉 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