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回望2018 > 正文

杨凌:景城相融 生态宜居

2019-02-28 10:45:23   

本报记者 冯家宝 实习记者 万英俊

推窗望绿、出门见景,是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愿望。在杨凌,这些已经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生动描绘出一幅天蓝、水清、景美、民富的大美画卷…… 

杨凌渭河湿地生态公园、小湋河、树木园、教稼园等一批高颜值的文体休闲场地和公园相继建成,已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在共筑生态园林美好家园进程中,杨凌融绿入园入城,以科学的绿化体系布局,推动生态人居环境、城市功能提升,使之成为有特色、有品质、有生命的诗意栖居之地。 

9f36c416515713888dad7ba3f8e067e6_img_44_283_212_144

天蓝、景美的渭河湿地生态公园

水在城中绕 人在画中行 

行走在杨凌渭河湿地生态公园里你会发现,一群群水鸟不时飞掠而过,休闲的市民欢声笑语地走在木栈道上,渭河里缓缓流淌的河水与芦苇丛生的景观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围绕“水润杨凌、水美杨凌、水富杨凌”的目标,杨凌示范区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治污与再生水利用相结合,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相促进,改变水生态底色,实现全域一体化、园林化,同时全面推进“三河两渠”治理,实现河渠整治全覆盖,达到“水通、水动、水清、水安、水灵、水美”的水环境综合整治要求。 

各种奇花异草、健身器材、步行木栈道、亲水平台……出现在“三河两渠”上,为广大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引来市民一片点赞声。市民冯文文告诉记者:“杨凌这几年城市发展的特别好,到处都有休闲公园。杨凌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 

2018年12月28日,杨凌示范区正式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杨凌,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植绿增绿绘美景 美丽宜居新杨凌 

在杨凌城区的花园里、道路间、广场上随处可见欣赏夜景的市民,他们一边欣赏着漂亮的景观灯,一边用手机拍下那美妙的一刻。在谈及眼前的城市美景,在杨凌工作的郭茜感慨颇多:要说杨凌近年来的变化,确实是太多了,城市面貌、城市环境、老百姓的生活……都比以前好多了。 

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成功创建,让绿色离居民生产生活越来越近,让绿色扮靓社区、单位和庭院。近年来,示范区始终把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列入重点工作,把其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美丽杨凌、推动示范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从城市自然禀赋出发,强化“点、线、面”结合,建设实施“绿、亮、美、净”的园林式文明城市,城市绿地建设和城区同步发展。 

经过积极改造植绿增绿,实施“千里绿廊”工程,2018年,绿化总长度12公里,形成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栽植银杏、雪松、樱花、女贞、七叶树等乔木1.5万棵。“六横五纵”主干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林荫路推广率达78.73%,林荫停车场推广率达71.3%。新增公园绿地83.9万平方米,养护面积66.9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22万余株。 

漫步在杨凌街头,常青路樱花烂漫,科教街杨柳依依,安居路玉兰飘香,五胡路银杏黄灿,神农路七叶树耸立,每一条街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路一景”的绿化格局已经形成。 

统筹管理多措并举 描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9f36c416515713888dad7ba3f8e067e6_img_44_283_212_144

风景如画的树木园一角

一座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统筹管理,系统谋划,陆续制定出台了《杨凌示范区“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专项行动计划》《杨凌示范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建立起联防联控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据悉,截至2018年12月底,杨凌示范区2018年空气质量与2017年同期相比改善排名全省第一,优良天数243天。 

作为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杨凌示范区陆续出台了《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实施方案》《杨凌示范区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规划》等一系列方案规划,以“六项重点示范工程”带动,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安全防控体系,加大水质监管力度。经过三年不懈治理,使杨凌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渭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杨凌示范区依照《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突出城市管护,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渭河流域提防、绿化和清淤工程,雨污分流改造,道路补绿工程,庭院增绿工程和改扩建污水处理厂,使杨凌自然原始风貌得到全面保护。 

现在的杨凌,“水在城中绕,城在林中建,人在画中行”的美丽新画卷正在徐徐绘就,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生态宜居的大美杨凌也让杨凌人幸福感越来越强。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