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农机 > 正文

用户为富来威水稻密播稀植技术点赞

2019-03-11 15:01:15   

  

本报记者 金娟

每到水稻插秧时节,老百姓的腰最受苦,弯腰捡拾、抛洒,叫苦不迭。随着农机化的发展,中国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对于用户来讲,机插秧最大的痛点仍旧在于水稻育插秧技术的前期投入成本偏高,使很多用户望而却步。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成为众多农机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日本,有一种水稻密播稀植技术深受当地用户喜爱,即在水稻育苗播种阶段增加播种量,种植阶段减少取秧量,大幅度加大株距,减少单位面积苗盘数量,产量持平或略有增产,最终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水稻育插秧新技术。作为多年来致力于水稻机生产的富来威来讲,为用户解决育秧、插秧的难点始终是其追求的目标。

2018年6月,富来威公司首次推出了密播稀植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当地用户季沛昌成为了首位“吃螃蟹”的人。据了解,自2008年开始,季沛昌就开始使用富来威4行手扶式插秧机,后来,周边村庄的人看到了机插秧的优势,越来越多的邻居亲戚找他跨区机插作业。这几年,他先后购买了富来威6行手扶式插秧机,富来威6行乘座式插秧机。“富来威插秧机性能好、插秧快、不漏秧,基本没出什么故障,这几年我赚了不少钱。”他说。

“这不,在2018年4月,我听说富来威要寻找水稻田块进行田间性能测试,探索水稻密播稀植技术,我觉得这是好事,所以就主动邀请项目组成员到家里的自用田块进行试验。”让季沛昌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冒险”的尝试让他感受到了密播稀植技术的“魔力”。据富来威介绍,2018年6月下旬,富来威密播稀植水稻技术项目组在南通市通州区开展了首次田间水稻种植试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11月中旬,水稻喜获丰收。“我当时仔细进行了测产,1亩地产量达到了830公斤,晒干后也在620公斤以上,相比普通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并无差别,但产量明显上升了。”季师傅说到。

首次尝试新技术,起初,季师傅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他告诉记者:“播稀植用的秧盘比平常插秧少了三分之一,当时感觉插的秧数太少,株距太大,对这种做法没抱多大希望,株距大、用的盘少,肯定影响产量。”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担心产量受影响的季师傅在插秧结束后,分别在田块四个角落中缺的地方进行了小部分的补苗。“田块中央没有补,当时插的那么稀,整块田要补的话,还不如重新插秧,后来索性就没有补苗。”他说。

在平日的管理中,季沛昌细心呵护着“稀少”的稻苗。“富来威密播稀植高速插秧机种植水稻产量比普通插秧机增产10%—15%,插秧阶段减少苗盘8盘,折合增加收益200元/亩,我十分惊讶。”季师傅激动地说,如果这种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他将购买密播稀植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让周围的农户都能感受到先进技术的优势。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插秧机制造的生产企业,富来威公司一直在水稻种植机械化建设道路上砥砺前行,坚持自主创新,以用户为本,探索降低水稻种植成本、提高产量的新型水稻种植方式。据悉,2019年,富来威公司将扩大密播稀植试验面积及实施多省试验,让该技术尽快推广到农民手中。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