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全生物降解地膜 治理农田“白色污染”

这种黑色地膜不用耗费人工去处理,它就像叶片一样可以自然融入泥土,让地膜不再是“地魔”

2019-03-12 10:16:25   

一块坡地里,青瓜的收获期即将结束,与枯黄叶片一同腐烂的,还有播种时铺下的黑色地膜。2月27日,海南省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村民苏祥海又来到这块坡地,兴奋地告诉记者:“这种黑色地膜不用耗费人工去处理,它就像叶片一样可以自然融入泥土。” 苏祥海说的这种黑色地膜,是一种全生物降解地膜。 

据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育才生态区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小锋透露,他带领的团队自2016年5月开始,联合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可降解地膜的筛选与研发工作。通过工艺配方的选配、田间暴晒试验、深埋试验及栽培试验等,研制出了适合海南90天至120天作物及120天至180天作物使用的全生物降解地膜。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保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不过,传统地膜的原料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材料,很难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光降解和热降解,也不易通过细菌和酶等方式降解。一般情况下,残膜可在土壤中存留上百年,被称为危害土地的“地魔”。 

为了让地膜不再是“地魔”,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力推广全生物降解新技术。汇总数据表明:2016年至2017年,该研究院在三亚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面积约1000亩;2017年至2018年,该研究院联合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面积近1万亩。(据《海南日报》)

 

编辑:任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